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中國大陸憑借多條高世代面板生產線的建設投產,2019年產能規模將達到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顯示制造基地。TCL董事長李東生表示,顯示行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消費市場和場景的不斷擴大以及新型顯示技術正處于快速突破階段兩大動力。
當前,雖然國內顯示企業的產能規模和盈利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但仍存在短板。首先,高端產品占比不足,結構性產能過剩;其次,上游原材料企業有待加強核心能力,要加強產業鏈的配套能力;第三,技術迭代的跟隨策略要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迭代,中國產業一定要跟上并在局部創新取得領先優勢。“未來五年,國內顯示產業將進入蓬勃發展、蓄勢超越的新階段,2019年將是中國半導體顯示企業沖擊產業鏈高端的關鍵一年。”李東生說。
就中國顯示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李東生建議,相關企業須加快培育核心競爭能力,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形成更強大的競爭優勢。
在全力推動新技術、新材料研發方面,要通過自主的技術創新來推動自身的發展,努力成為引領顯示技術變革的領先者。在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方面,應運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打造智能工廠,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在完善產業上下游產業鏈、增強配套能力方面,加強國內顯示材料端的配套將是未來中國顯示產業發展的重點。
“加快發展顯示產業對我國獲得全球制造工業話語權和半導體價值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國內顯示企業應加大創新力度,建立技術聯盟,加強協同合作,共同推動中國顯示產業做大做強,使我國早日成為半導體顯示強國。”李東生說。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