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科技力量 提升創新能級——晉能控股集團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紀實
日前,2020年度山西省科學技術獎評審結果公示,晉能控股集團共有19項成果通過初審。19項成果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10項。這是晉能控股集團科技創新取得的一批新成果。
構建一流創新平臺強磁場
2020年11月26日9時,晉能控股集團6個二級子公司之一的晉能控股山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
該公司整合了原同煤、晉能、晉煤三大集團的研發機構,注冊資本4億元,資產總額10億元,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技術中心、雙創中心等眾多創新平臺。
田利軍在科研崗位干了30多年,現已加入該公司,任雙創中心主任。每天一大早,田利軍早早趕到雙創中心重點實驗室,帶著技術人員來回穿梭在2600噸真三軸剛性壓力機實驗檢測平臺、5D虛擬仿真平臺、三維相似材料模擬實驗平臺、石墨烯連續制備實驗平臺……雙創中心現場,多個科技研發項目同步開展、節奏繁忙。
據他介紹,雙創中心已建成6個具有首創性和前瞻性的科技研發實驗平臺。中心研制的大噸位、高開口真三軸剛性試驗機,已經完成從液壓控制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到數據傳輸、采集的全部調試運行,其動載沖擊試驗功能屬國內首創。建設的石墨烯連續制備實驗平臺完成了全套設備調試,制備出首批石墨烯粉體材料,達到年產噸級制備能力。
雙創中心只是晉能控股山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一個創新平臺。目前,晉能控股集團正與太原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校,全力推進煤炭綠色低碳清潔利用國家實驗室承建工作;與山西省政府、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智能礦山創新實驗室;與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合作建設水害、瓦斯、頂板、智能化、生態、掘進等領域的8個研究所,發力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智能化建設科研攻關。
鋪就科技成果轉化快車道
6月18日8時,晉能控股煤業集團塔山煤礦綜采隊副隊長曹平來到該礦智能化綜采工作面操作臺,在確定工作面的安全性后,便通過5G可視通信設備,發出了指令。沒過幾秒,正在巡檢的技術人員用5G可視手機傳來回應。
于是,曹平輕點鼠標,進行遠程操控。隨后,井下的采煤機、運輸機、轉載機等綜采設備相繼聯動運轉,滾滾烏金順著運輸皮帶,奔向了地面儲煤倉。
“如今,我們坐在地面調度指揮中心,就能遠程完成幾乎所有的工作。”曹平說。
去年以來,晉能控股集團以提高裝備國產化水平、增強大型成套裝備制造能力和產品可靠性為目標,加大智能化成套裝備、掘進支護及裝備等研發力度,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六新”產業的科研攻關。
目前,該集團已建成塔山、沙坪、寺河等18座礦井、27個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塔山、同忻、麻家梁3座礦井實現了井上下安全、生產、經營等領域5G網絡全覆蓋;啟動了8座智能化礦山建設,今年將建成塔山、同忻、麻家梁3座智能化礦山,將塔山、同忻2座礦井打造成為全國智能化示范礦山。
在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方面,晉能控股集團100多個工作面全面推進小、無煤柱開采技術,研發的國內首臺煤礦危險氣體巡檢機器人在塔山煤礦“上崗”;在寺河礦、岳城礦、成莊礦推廣應用了低濃度煤層氣直燃技術及裝備,在麻家梁進行地熱研究,在燕子山礦試驗了水力切割技術,為堅硬頂板強礦壓顯現提供了新的治理手段。
打造科技人才輩出聚寶盆
最近,晉能控股山西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雙創中心“煤矸石混凝土摻合料制備技術”課題負責人、博士后李亮很忙。作為晉能控股集團引進的“雙一流”高校畢業的博士,李亮每天都埋頭在實驗室里,把從同忻礦采集的煤矸石進行篩選、破碎、磨粉;然后進行原料檢測、配料、混料,配置水泥砂漿,制備混凝土試塊;再進行不同條件的試塊養護,并對養護好的試塊進行相關檢測。為了達到實驗要求、尋找最優試驗結果,他每天在實驗室里一干就是十幾個小時。
“用煤矸石摻合料替代部分水泥,既節省水泥使用量,又消耗了煤矸石;用煤矸石摻合料制備混凝土,不僅能進一步提高煤矸石摻合料固廢利用率,而且研究成果可以進行技術轉化,產生經濟效益。”李亮說。
像李亮這樣的碩博士研究生,晉能控股集團共有4596名。為吸引一流團隊、培養一流人才,該集團出臺了《晉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層次專業人才及科研團隊聘用管理辦法》。該集團在煤炭、電力、煤機裝備等領域,聘用了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重點實驗室等相關人才及團隊;對外以市場化方式,引進院士及其科研團隊,以返聘方式留住已退休的高層次專業人才。
此外,他們打破人才戶籍、身份、檔案、人事關系等方面的限制,依法與各類技能人才簽訂了聘用合同或工作項目協議;通過調入、聘用、咨詢、技術合作等多種形式,促進了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該集團先后下發《關于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晉能控股集團科技管理辦法》《晉能控股集團科技獎勵辦法》等制度,形成了技能人才培養、選拔、考核、評價、聘用和激勵工作體系。他們廣泛開展了全員崗位練兵與技能競賽,培養出專業技術技能人才16.7萬人。
目前,晉能控股集團正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上百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開展科研攻關合作,力求在無通風開采、流態化開采、細菌生物開發、煤電化多聯產、碳基新材料、特種機器人研發等方面實現新突破。(邱美)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