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資源新鑫公司為海外屬地員工成長成才鋪設“綠色通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05





      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中鐵資源新鑫公司(以下簡稱“新鑫公司”)是中國在蒙古國全額投資最大的單體礦山企業。該公司積極創造各種有利條件,提升屬地員工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員工成長成才鋪設“綠色通道”。


      語言技術“雙突破”,搬走成長“絆腳石”


      盛夏時節,蒙古高原天氣涼爽。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新鑫公司20余名生產一線屬地員工齊聚一堂,等待著中文工坊暨產教融合中心合作單位——山東職業學院的李遵富老師授課。合作期間,李遵富老師深入調研、收集整理了新鑫公司基層崗位漢語詞匯與短語3000余條,并組織20余名蒙方員工進行HSK漢語考試及中國文化、中國語言培訓,多次向蒙方員工介紹中國茶藝、廚藝、燈謎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此外,該公司還申報立項了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齊風魯韻·技行中國”漢語橋項目。


      據了解,從2023年開始,該公司在教育部語合中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人才中心的幫助指導下,成立了“中文工坊”暨產教融合培訓中心,并與國內多家職業院校簽訂合作協議,組織國內職業院校的教師開展既教中文又教技術的復合式培訓。


      “對于海外企業而言,蒙方員工聽不懂中文,很難接受系統化的技術培訓;而中國技術人員不懂蒙古語,進行技術指導時就如同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提及曾經困擾屬地員工技術培訓的難題,該公司選礦廠相關負責人一度緊皺眉頭。借助中文工坊平臺,該公司實現了語言培訓和技術培訓雙管齊下,為下一步培養懂技術、會管理、通語言的蒙方技術工人奠定基礎。


      該公司還與合作的國內職業院校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探索建好中文工坊“三個課堂”,分別是:語言課堂,提升外籍員工的中文聽說讀寫技能,解決“溝通”問題;專技課堂,提升外籍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求知”問題;職業課堂,培養外籍員工的職業素養與工匠精神,鞏固專業技能,解決“成才”問題。


      據了解,該公司除了依托中文工坊對蒙方員工開展語言與技能培訓外,還大力鼓勵中方員工學習蒙古語。他們聘請懂漢語的蒙方員工當老師,開設蒙語培訓班,每周培訓1期,至今已連續開辦50余期,形成良好的語言互學氛圍,提升相互溝通交流的能力。2024年7月,在蒙古國那達慕節期間,中蒙員工共同參加傳統那達慕和文化娛樂活動,增進文化相融、情感相通。


      與此同時,該公司把國內成熟的“導師帶徒”做法帶進了海外,為蒙方技術“好苗子”對口安排技能發展全面的中國師傅,手把手地進行傳幫帶。


      在日常工作中,中國師傅們通過實際操作和案例分析,引導蒙方徒弟動手操作,讓蒙方徒弟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


      2023年10月,新鑫公司的蒙方員工德巴雅爾呼等5人前往北京,參加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海外企業班組長培訓比武。在激烈的角逐中,德巴雅爾呼等5人從來自幾內亞、剛果(金)、贊比亞、秘魯、巴基斯坦、蒙古等6個國家的10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其中3人榮獲個人銅獎,2人獲得個人優秀風采獎,他們還共同斬獲了團體銅獎。


      技能績效“雙提升”,成長成才有奔頭


      “我從2級工成功晉級3級工,技術津貼比之前漲了15萬蒙圖。”前不久,該公司組織針對蒙方員工的技能等級考核,蒙方員工額爾頓畢力格在得知自己成功晉級后,立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家里人。


      “由于經濟環境和文化背景與國內不一樣,蒙方員工更多的是習慣于隨遇而安,對個人技能學習的壓力不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到。通過打破當地企業技術工人吃大鍋飯的傳統做法,公司以技能等級管理為抓手,充分激發了蒙方員工學技練功的熱情。


      據了解,從2021年起,該公司就對蒙方管理人員及技術工人實行崗位技能等級與津貼掛鉤的制度,將技術工人劃分為浮選工、磨礦工、碎礦工等12個類別,每個類別區分一級工到五級工五個檔別。該公司專門成立技能考評委員會,每年對蒙方技術工人進行一次“專業技能水平、理論業務知識、職業道德、日常工作態度”等方面的綜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評定技術等級,結合技能等級的高低來發放相應的技術津貼,級別越高,津貼越高。


      經過考核,新鑫公司現有116人評上了一級工,39人評上了二級工,9人評上了三級工。該公司還將選礦廠屬地員工的人均績效發放制度進行了調整,根據貢獻大小,最高的能夠拿到每月84萬蒙圖績效,技術能力越高,表明貢獻越大,績效收入也會“水漲船高”。這種做法打破了員工管理“齊步走”,薪資收入“吃大鍋飯”的狀態,大大激發了蒙方員工的積極性和上進心。


      接下來,新鑫公司將不斷探索創新,為屬地員工提供更好的培訓資源和更多的發展平臺,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