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不斷電” 發展“動能足”
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以質量標準為引領打造新質生產力
累計專利5751項、194項成果國際領先、獎勵2201項、主導標準442項、軟件著作權3005項……企業展示廳墻上的這一組組數字及諸多的成果,全面展示了這家企業雄厚的科研實力和豐碩的創新成果。
2025年新春伊始,記者跟隨“激發新動能潮涌長三角”聯合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古城江蘇南京,走進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看到了我國電力科技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背后的重要科研力量,感受到我國電力領域技術標準引領世界的創新動能。
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直屬科研產業單位,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是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制領域優秀的高科技企業集團,也是國際知名的智能成套設備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胸懷'國之大者',以國際領先的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網調度、保護控制等關鍵技術,服務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全力當好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排頭兵。”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鄭玉平說。
創新驅動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四周墻壁及天花板上,密密麻麻布滿了形如蠟筆、尖端向外的白色物體;偌大的實驗室里,只有中間放著幾個桿狀實驗器材……走進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自動化電磁設備兼容實驗室,一下子就有了一種密集恐懼的感覺。而這個10米法半電波暗室,是目前電力行業最大的電波暗室,主要用來模擬沒有電磁污染的環境。
無論是在電磁兼容實驗室,還是在系統保護實驗室,在“電網運行風險防御技術與裝備”全國重點實驗室,記者發現類似的硬核設備還有很多,這也是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重視科研創新的一個縮影。“科技創新一直是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的基因和靈魂。我們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在特高壓、智能電網等領域取得一批國際領先的技術成果。”鄭玉平說。
作為電網的“貼身保鏢”,繼電器保護設備是電網安全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一直是該領域技術的創新者、引領者,成功構建不依賴電源特性的新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體系,提出繼電保護新原理……在技術交流廳的我國電力保護“三道防線”展區,鄭玉平不僅分享了我國電力保護的創新技術,更讓我們看到了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走出一條自主創新、賡續傳承的特色發展之路。
成立高規格技術委員會強化科技戰略咨詢力量,組建系統運行機理等7支團隊強化基礎前瞻研究,重組研發中心強化共性平臺和關鍵技術研發,形成以價值為導向的“一個委員會、兩個層級、三極架構”的科研組織體系……2024年以來,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向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一步一個腳印邁進。
標準引領持續推動產業升級
智能水電廠是當前水電領域發展熱點,能夠進一步提升水電源網協調能力、安全運行水平及水電企業運營效能。在技術交流廳,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自主創新的智能水電廠建設技術既實用又實惠。更重要的是,他們將這項技術轉化為了國際標準,成為國內水電領域首個IEC(國際電工委員會)、IEEE(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雙標國際標準,填補了世界智能水電廠的技術領域空白。
一流企業做標準。31項國際標準、86項國家標準、236項行業標準,從1987年承擔全國電力系統管理及其信息交換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82),到發起成立首個由我國主導并承擔秘書處的IEC系統委員會,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在堅持科技創新的同時,還將大量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增強市場競爭力,以標準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擁有薛禹勝、沈國榮、舒印彪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院士團隊,引領技術創新。2024年全年,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就新立項國際標準4項,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兩項。
玻璃墻前臨時放置的桌子上,展示的是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自主創新的產品;玻璃墻后面的智能制造生產區,一臺巨大的橘色“板件機器”像一只“大手臂”,不停抓取板件“奮力工作”……高度智能化的柔性化生產車間里,板件生產線并行作業,企業自主可控的自動化產品都源自這里。
作為一家業務覆蓋智能電網、數能融合、能源低碳、工業互聯“四大領域”的企業,國網電科院(南瑞集團)早在市場經濟萌動之時,就以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升級,從而持續推動產業升級,多項自主創新產品和服務不僅應用于國內市場,還加快核心技術和裝備走出去,為海外重大項目提供“中國方案”。(記者 徐建華)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