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水源:送一江清水 建現代水企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21





      南水北調江蘇水源公司成立于2005年3月,是國家和江蘇省共同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是省屬唯一涉水企業,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期,承擔項目法人職責,負責南水北調東線江蘇境內工程建設管理;工程建成后,負責東線江蘇境內工程的供水經營和相關水產品開發經營業務。這是一家肩負著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的公司,帶著“一江清水向北送”的信念,將“南水北調”的宏偉藍圖變為現實;這又是一家現代水務企業集團,經營利潤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2017年實現營收10.3億元、利潤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和101%。

      高質量“送水”藍圖變現實


      在11年主體工程建設中,江蘇水源公司高質量完成工程主體建設任務,2013年5月在南水北調系統率先實現試通水,2013年11月實現東線工程全線通水,這也標志著千百萬人翹首期盼半個世紀的調水工程開始從藍圖走向現實。


      在水源公司這位“送水工”的手上,送出了多少水?答案是“一個洪澤湖”。2013年5月試通水以來,五年間累計調水出省31億方,相當于1個洪澤湖常年平均蓄水量,省內抗旱排澇45億方,相當于1.5個洪澤湖常年平均蓄水量,生態補水0.81億方。工程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得到顯著發揮。


      水不僅要“送到”,而且要高質量“送到”,這是江蘇水源公司一直堅持的初心。堅持科學管理和規范管理,突出管理創新和科技創新,工程質量總體優良,安全始終處于受控狀態。經過10多年的持續奮斗,江蘇水源公司新建及改擴建的18座泵站全面建成,新開挖及拓浚整治的100余公里河道全線貫通,河湖蓄水影響處理工程全部完成。通過工程實施,建成了亞洲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泵站工程集聚群。工程質量總體優良,工程質量評定優良率超過80%。江蘇省南水北調已有寶應站、解臺站、淮安四站、淮陰三站、江都站改造等5項工程獲得“中國水利優質工程大禹獎”。

      抓時代機遇轉型謀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牢固樹立,以水環境綜合治理為主要特征的水生態文明建設將加速推進,水務行業正迎來剛性強硬發展周期,水務企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作為省屬唯一涉水企業,江蘇水源公司具有“涉水”全產業鏈的技術支撐、管理經驗、資源優勢,這些都為公司做強做大涉水產業提供了堅強保障。


      2016年,水源公司黨委提出“轉型、起步、騰飛”的三年奮斗目標,統籌推進調水運行與經營拓展,明確把涉水產業作為公司轉型發展主責主業,對供水經營、技術服務、資源開發、市場投資等業務板塊進行頂層設計。明確實施“調水管理智能發展、涉水業務多元發展、科技創新優先發展”三大發展戰略,提出力爭通過3~4年時間,把江蘇水源公司打造成有影響有特色的一流行業支柱型現代水務企業集團。


      經過兩年市場考驗,公司職工思想觀念、思維方式逐步轉變,經營單位市場開拓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戰略轉型實現良好開局。例如,公司堅持項目優先,圍繞規劃、設計、咨詢、建設、管理、運營等全流程水務業務,全力開拓多元涉水市場,搶抓市場項目,提高經濟收益。全程水務業務加速拓展,2017年完成7個超億元外部建設管理項目。新疆克州水利代建項目已經開建,克州水利項目建設管理業務全面開展。泵站技術服務業務穩步推進,先后承接完成多個省內重點水利工程樞紐機電設備安裝及省外泵站機組維修項目。

      離市場更近建現代水企


      在肩負歷史使命之余,江蘇水源意識到,還要搶抓時代先機,深化市場取向,才能建立一個現代水務企業集團。隨著近年來公司深化改革轉型,公司管理與市場企業要求之間的差距日益明顯,矛盾日益突出,公司組織機構設置、管理體制、薪酬激勵政策與完全市場企業仍不完全匹配,成為阻礙公司轉型發展的最大障礙。


      按照國企改革的總體要求,水源公司黨委提出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作為轉型發展的核心任務,進行了系統謀劃部署。對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組織管理架構、職責定位分工、內設機構設置等作了系統設計,重點針對影響企業體制機制轉換、員工思維方式轉變的核心問題,開展了一系列核心制度研究和編制工作,制度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顯著增強。


      據介紹,按照集團公司標準化管理要求,制定相關制度管理體系,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的運營管理機制。目前,公司制定匯編形成黨務紀檢群團、行政管理、人事勞資管理、工程管理、財務審計管理等5大類101項制度。加強“三重一大”制度建設,嚴格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對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事項,堅持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原則,由集體討論決定。對公司章程進行修改,把國企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強化了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提高了公司決策效率和水平。一個現代企業制度的雛形初步形成,也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江蘇水源:江蘇水源公司把不折不扣完成國家調水任務、完成省防汛抗旱任務作為首要政治責任,作為全部工作重中之重,切實加強運營管理,優化調度方案,保證了工程安全平穩運行,圓滿完成國家和省交給的任務。


      結合江蘇省江水北調,基本構建南水北調新建工程與原有工程聯合運行機制。公司調水責任體制逐步落實,初步建立“公司-分公司-現地管理機構”三級調度體系。調度指揮機制逐步成熟,調水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初步形成自主水量水質監測能力。完成10S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實現工程管理全面提檔升級。調度方案逐年優化,調水運行降本增效成效明顯。在執行國家2017-2018年度調水任務中,強化流域水情預測分析,動態優化調整調度方案,充分利用淮河豐水和沂沭泗來水抽水北送,減少長江至洪澤湖三個梯級泵站的抽水運行。2013年至今累計節約運行電費約2億元,實現顯著減本增效目標。


      江蘇水源: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治污規劃》總體原則下,江蘇水源積極配合省有關部門編制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江蘇段控制單元治污實施方案》,加強流域環境綜合治理,不斷提升流域環境質量,輸水干線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在實施工程的過程中,高度重視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建設,累計栽植喬木75.94萬株,灌木473.09萬株,完成總綠化面積1331.4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總治理度99.0%,達到了水土流失防治一級標準,可產生經濟效益約1.23億元,成功獲評2016年度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這是東線南水北調工程首次獲得這一殊榮。


      江蘇水源:這些創新發展平臺都取得了新進展。在建設投融資平臺方面,公司參與省政府、華融資產成立的江蘇省生態環保發展基金,設立江蘇疌泉河湖生態環保產業基金,總規模20億元。全資子公司控股的鴻基科技(872363)2017年11月份在新三板正式掛牌,公司資產證券化取得新突破。


      在加快打造科技支撐平臺方面,公司搭建了江蘇省泵站工程技術中心、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科技平臺,培養省“333工程”人才5名,江蘇省雙創人才1名,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以江蘇省泵站技術研究中心為基礎,推進水土資源與生態修復實驗室、智慧泵站實驗室兩個重點實驗室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大型高性能低揚程泵關鍵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科技項目獲2017年度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截至2017年底,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1項,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科技創新走在省屬企業前列。


      江蘇水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科技創新走在前列。重點是建設智慧泵站、水土資源與生態修復兩個實驗室。通過智慧泵站實驗室,把傳統泵站工程技術研究與現代智能技術發展嫁接,實現泵站技術的標準化、模塊化、智能化;通過水土資源與生態修復實驗室,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環境治理核心技術。


      二是智能水務走在前列。以實現江蘇省南水北調工程“遠程控制、少人值守”為目標,建設水量水質自動采集系統、泵站現地智能化控制系統、工程運行大數據分析及故障診斷預警系統、泵站群遠程實時監控及水量優化調度管理系統等,推進智能化管理體系構建,打造南水北調工程智能化管理江蘇品牌。


      三是生態修復走在前列。整合公司涉水業務,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貫徹和對接中央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統籌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水污染治理,推進城鄉水環境綜合治理全新業務推廣模式,培育水土生態修復業務核心競爭力。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