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文化茅臺”講好中國故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08





      茅臺是一瓶酒,從1915年茅臺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算起,已逾百年。以沖刺千億為標志,茅臺發展進入新時代,建設"文化茅臺"的使命應運而生。"茅臺文化"和"文化茅臺",各自擔負著不同的使命。"茅臺文化"是以過去為基礎,主要是對歷史的總結和提煉,包括其本體文化和衍生文化,如歷史文化、質量文化等等,凡是茅臺歷史上的文化現象都可歸入茅臺文化的范疇;而"文化茅臺"是以未來為目標,是講茅臺的靈魂、精神、氣質、戰略、方向等等,由此構成在新時代引領茅臺發展的重要戰略,其重要特征是以未來為驅動。"歷史"是茅臺文化的主要構成要素,而"未來"是文化茅臺的核心驅動力和發展目標。


      2018年,茅臺集團提出建設"文化茅臺"的初步設想。2019年元月,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發表署名文章《關于"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2019年成為建設"文化茅臺"元年。"文化茅臺"將成為引領茅臺從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它是茅臺進入"千億時代"發展的新方向和新動能。


      為"千億時代"茅臺發展賦能


      回望茅臺國營近70年的歷史,歷經"品質"和"品牌"兩個重要的發展時期。1951年到1998年,是茅臺發展的"品質時代",以鄭義興、李興發、季克良為代表的一代代茅臺人,從"醬香、窖底、醇甜"三種典型體的確立和醬香型的命名,到茅臺工藝的理論化、科學化和標準化;從片面追求產量到堅守傳統工藝的回歸,使茅臺酒形成了穩定、可信賴的卓越品質。1998年到2018年20年,是以茅臺營銷為主要推動力的"品牌時代"。茅臺獲得一系列榮譽,主要經濟指標取得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烈性酒集團,確立了牢固的品牌地位,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


      "品質"和"品牌",分別成為兩個發展時期的主要特征和主要貢獻,也是茅臺國營近70年取得跨越式發展的主要動能。2019年,茅臺將進入"千億時代",跨入新的歷史時期。用什么來為千億茅臺這艘航船賦能?千億茅臺如何乘風破浪,篤定前行?是縈繞在茅臺人腦海的重要發展課題。實施"文化茅臺"戰略,建設"文化茅臺",是歷史賦予茅臺的時代命題,是破解這一重要發展課題的有效方法和路徑。


      "文化茅臺"戰略,不只是一個口號。通過"文化茅臺"建設,為茅臺建立茅臺品牌密碼體系,讓綠色、有機、健康、穩健、可持續、責任等成為消費者可識別和共同認知的茅臺品牌的主要特征;通過"文化茅臺"建設,在上下游之間、同行之間和行業內外,用茅臺特色的動態的競合理念,為茅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通過"文化茅臺"建設,在茅臺和消費者之間搭起文化橋梁,建立文化紐帶,培育文化認同感,這是茅臺走向世界、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通過"文化茅臺"建設,為人們創造更多更好的消費體驗,從而在茅臺與客戶、消費者之間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通過"文化茅臺"建設,為茅臺人凝聚共識和建立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信的底氣,提升文化自信的能力;通過"文化茅臺"建設,打造營銷共振,形成所有相關方以"文化茅臺"為統一樂譜的大合唱;通過"文化茅臺"建設,為消費者建立生活方式和消費信仰,暢通消費者精神享受的通道,帶動文明風尚。


      為"中國制造"乃至全球商業提供茅臺借鑒


      茅臺酒"起于秦漢、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尊于當代"。從小作坊到千億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恪守"崇本守道、堅守工藝、貯足陳釀、不賣新酒"的質量方針,在創新中注重繼承傳統。"傳統工藝"和"工匠精神",是茅臺"卓越品質"的靈魂和核心內涵。


      建設"文化茅臺",就是為了守望傳統的價值,為"中國制造"乃至全球商業提供茅臺借鑒。正如李保芳榮獲"2018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時發表獲獎感言所講:"我只想盡自己的努力把茅臺的事辦得好一些,不要讓大家失望。把國家這個民族品牌和世界名片打造得更加亮麗一些。"


      克羅地亞前副總理、世界酒業聯盟主席司馬安·希莫尼奇說:"茅臺是世界著名品牌,也是最高品質的象征,代表著中國深邃悠遠的文化。茅臺酒代表了茅臺人持之以恒的奮斗,以及對中國和對世界的巨大貢獻。"


      傳統的功能是保持文化的連續性。建設"文化茅臺",守望傳統的價值,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敬畏傳統,從傳統汲取營養,面向未來創造價值。茅臺的發展為中國和世界作出了貢獻,建設好"文化茅臺",讓茅臺的"傳統工藝"和"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用茅臺講好中國故事


      新加坡著名媒體人RichardLim說:"如果要把中國裝在一個酒瓶中的話,那么這個瓶子一定是茅臺。當人們舉起酒杯,喊一聲'干杯'時,沒有任何一款酒能夠像茅臺酒更加適合代表中國的白酒歷史和文化。"


      國家統計局2019年1月21日發布,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0.0309萬億元,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90萬億。"文化茅臺"建設,已經揚帆起航,正如李保芳在《關于"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一文中所說:"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文化茅臺'的建設,都將是一個開放的命題,不會一蹴而就,唯有不斷探索、碰撞、實踐、完善,方能匯涓流、集大成。"世界上一切資源都可能枯竭,只有文化可以生生不息。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