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不到兩年,竟有機會晉升智能裝備工程師,享受和礦上中層管理人員一樣的待遇,真不錯。”日前,已成為山東能源棗礦集團蔣莊煤礦采煤智能裝備工程師候選人的張圣帥興奮地說。
“棗礦集團目前建有7個自動化、11個智能化工作面,開采自動化、智能化率達90%。”棗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尊獻說,職業化的采煤工人從勞動者變成“指揮官”,必須具備“操檢合一”的能力。
今年初,棗礦集團出臺《關于建立智能裝備工程師職業通道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在采煤、掘進、洗煤、化工、電力、橡膠等專業的13個智能化裝備管理運行崗位選拔培養35名智能裝備工程師和35名金牌操作師,作為專家型人才重點培養。
蔣莊煤礦是最早開始行動的。他們下發了《關于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候選人選拔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把人才強企戰略納入企業核心重點工作,圍繞各層次、各工種不同培訓需求,實施“訂單式”精準培訓,定向培養特殊工種、稀缺工種,著力打造一批有知識、有技術、實操能力強的智能化高端人才隊伍。
靠選拔培訓,實現人機匹配
“現在我們礦開始選拔培訓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你報名了嗎?”
“聽說如果被選聘上,礦上會將其納入重點人才培養,并且收入最高能達到平均水平的1.8倍,真是既有地位又有待遇,還是干技術的吃香啊!”
棗礦集團、蔣莊煤礦的《意見》《通知》下發后,在職工中引起很大反響。
蔣莊煤礦提出,結合各專業的實際需求,經自主自愿報名、內部審核評定、理論考試等環節,選拔成立后備人才庫,并根據各專業智能化設備的特點、知識掌握的難易程度,科學制定培訓計劃。
他們將采用脫產到設備生產廠家、售后服務點或廠家協調的院校、邀請廠家專業技術(維修)人員來礦一對一等方式,對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候選人進行3個月的專項訂單式培訓。
專項培訓結束后,培訓人員回歸本專業的各個智能化設備操作崗位,負責智能化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以及故障處理等工作,指導一線職工從事智能化設備的操作、維修和管理。
特殊工程師單獨考核,享受特殊待遇
“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候選人在熟練期內,我們按照該單位平均工資的1.3倍至1.4倍進行考核。如果被正式聘為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將按照單位平均工資的1.4倍至1.8倍執行待遇。”該礦組干科副科長劉荷林說。為把年輕、高學歷的人才選拔出來,該礦全面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
“高收入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我們不僅制定了嚴格的選拔培養制度,也建立了規范的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日常考核機制。”該礦副礦長殷憲波說。
據劉荷林介紹,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由組干部門統一考核管理,每月對照設備規范運行、維修維護、故障處理以及“傳幫帶”等考核細則,實施積分制日常考核。對于履職不到位、積分較低的,采取待遇降級、解聘等措施。
“通過選拔培養智能裝備工程師、金牌操作師,不僅能最大限度發揮智能裝備的應用效能,實現管理增值,而且通過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學畢業生、技術人員主動到崗位鍛煉的積極性。”蔣莊煤礦礦長齊衛東說。(于長生 曹士剛)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