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時風集團來說,2016年可謂逆水行舟:面對市場經營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該集團按照“更加適應新常態”的要求,號召經營管理創業、全體員工創新、創新再創新,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臺,形成發展的強大合力。據統計,時風集團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上繳稅金、員工收入等各項指標在2015年全線飄紅的高基數基礎上,再次實現新的大幅度增長——時風集團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55億元。
好口碑是最好的銷售廣告
“我們安陽宏泰農機公司自1997年與時風合作,已近20年,這期間,我們見證了時風在各個發展時段的奇跡,其中之一,就是時風的產品在很短時間里就能在當地創下非常好的口碑。”來自河南安陽的一位經銷商說:“老百姓聽說時風產品就愿意買,我的生意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很快成為安陽第一經銷大戶。”他介紹,在2015年和2016年兩年經營時風大中拖開始,單1204型拖拉機銷售近60臺,為他的公司帶來巨大效益。“特別是2016年,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時風產品銷量不減反增。我相信,跟隨時風轉型升級的步伐,我們會永遠走在農機產品的前列,成為市場的大贏家。”
安徽蒙城縣思宇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洪偉告訴筆者,他們公司于2014年9月成為時風大拖產品的經銷商后,開始引進時風大拖產品,銷量一路上揚。依靠時風品牌的知名度和靚麗的外觀、穩定的產品質量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務,大拖拉機產品很快得到用戶認可,兩年內成為當地百姓口碑產品,贏得市場。
“2016年上半年,我公司就銷售時風大拖106臺,銷售額1000多萬元。”周洪偉說,“時風產品質量高、返修率極低,不僅讓我們掙到了錢,還賺足了信譽和口碑。”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經銷商們一致認為,時風集團之所以能夠贏得如今的好口碑,與公司一如既往地看重產品質量是分不開的。
“時風集團始終‘貫徹高精度、高質量、高性價比’的質量興企理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亮點紛呈,新興產業發展邁出可喜步伐。”時風集團董事長劉成強說,時風農用汽車夯實優勢,三輪汽車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對系列產品進行優化升級,區域市場適應性更強。低速貨車搶抓機遇拓展市場,銷量翻番增長;輕卡汽車適應政策要求和市場需求,在豐富完善150余種國Ⅳ公告產品基礎上,新開發43類整車和28類國Ⅴ公告產品;時風拖拉機按照“大拖走高端,中拖成系列,小拖造優勢”進行產品布局,按照“高精度、高質量、高性價比”打造產品特色;時風電動汽車產業形成“三輪電動全封車、四輪低速電動車、電動乘用車”三大產品板塊發展的格局。
切入“工業4.0” 打造高端智慧制造
時風集團能夠逆勢取得如此漂亮的成績單,還得益于其順應市場需求,提前邁出了高端智慧制造的步伐。2016年8月14日至9月3日,劉成強隨山東省智能制造培訓班赴德國慕尼黑、柏林等地進行學習培訓和公務考察,參觀了奔馳、寶馬、大眾、庫卡、巴馬格等世界知名公司,深刻感受到工業4.0對于德國工業的巨大促進,認識到時風集團“全力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臺”的理念符合工業4.0的思想,更加堅定了時風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臺的決心。
事實上,從2015年開始,時風集團便啟動了創新驅動和智能轉型,引進了2000余臺數控加工設備、焊接機器人、涂裝機器人和沖壓機械手,加快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物流建設。
在時風集團寬敞的金十車間,僅有的幾名工人們熟練操作著時風集團投資1億元引進的14臺數控高效滾齒機、2臺高精蝸桿磨齒機。“這些數控高效的齒輪機具有自動上下料功能,齒輪精度可達到7級以上,而高精蝸桿磨齒機磨齒精度可達到5級以上,完全達到汽車齒輪的精度和標準。”車間員工告訴筆者:“而且,新進的14臺滾齒機僅需要1人主操作,3人輔助上下工序。”
為提升產品質量,時風集團還投資2億元建設了A0級轎車涂裝線。據悉,此項技術運用XT160懸掛連續輸送方式,保證了工件的一致性,同時,其環保節能工藝設計還能保證環保要求。
“時風集團已經步入‘高端智造’時代。”據劉成強介紹,僅2016年,時風集團就引進8臺韓國斗山大型數控加工設備,建成農業裝備自動化柔性加工線,使大馬力拖拉機橋殼等主要零部件實現自制。在焊接機器人、涂裝機器人應用的基礎上,計劃今年重點引進沖壓機械手,在電動汽車產業園沖壓車間建設1600T壓力機機器人自動化沖壓線,配置6臺沈陽新松機器人,實現全線聯動生產。
截至目前,時風集團累計引進1000臺機器人和3500臺數控鉆攻中心、數控加工中心、數控磨齒中心等高端智能設備,使沖壓、涂裝、焊裝、機加工等逐步實現了機器人化、自動化。
圍繞電動車產業發展,時風集團還投資5000萬元對電動車涂裝車間進行水性漆工藝改造,增加了閃干室、空調工藝送風等裝置,滿足了水性漆生產工藝要求。并在同行業率先建立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實驗中心,配置了控制器硬件在線平臺,電池、電機、電控聯調平臺,轉鼓試驗臺,環境試驗倉,電池檢測設備等試驗驗證手段,完善了試驗規范。
時風集團還建設了時風熱電中心超低排放脫硫技改提升項目,對現有脫硫塔進行升級改造,提前適應了山東省超低排放要求;時風能源管控中心系統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是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基礎性項目,項目建成后能夠對全公司能源產耗進行全過程實時監控,使能源管控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建設高端線束、組合開關、發電機和起動機定子攻關項目,掌握了三輪汽車、拖拉機、低速電動車、輕卡汽車用720余種高端線束的分解與制作;組建組合開關裝配線2條,建設發電機和起動機定子生產線和2條裝配線,用較低的投入,實現了價值最大化;建設齒輪熱鍛生產線項目,配置電動螺旋壓力機、中頻透熱爐等關鍵設備,應用工業機器人將各工序聯接,形成2條自動化熱鍛生產線,極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勞動條件;建設汽車內飾件開發項目,引進注塑機、發泡機、高壓復模機、自動裁布機等專業設備及模具,使大量的汽車內飾件實現自制,豐富了生產內容,提高了產品質量。
久久為功方能成就最強大的競爭力
時風集團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用戶反饋問題為導向,以行業發展水平為導向,實施精準管理,基礎管理內涵更加豐富。
2016年,時風集團參加了春秋兩季廣交會、全國農機會和東北三省春季農機展銷會,時風超市理念深入經銷商和用戶心中。在營銷、采購、生產、質檢等領域實行日報表制度,每天了解一線市場信息,學習交流營銷經驗,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針對產品質量提升,時風集團在企業管理內部應用“消缺法”,不斷補齊質量控制的短板,對外則實施“糾錯”機制,針對市場反饋信息及時改進,并在全體員工中提出打好“質量保衛戰、質量攻堅戰”的指導思想,對質量問題進行追查,全面提升產品質量,塑造時風品牌良好形象。
緊抓安全不放松。時風集團將全國各地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及時進行通報,舉一反三,落實安全措施。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新要求,進一步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將質監人員納入安全管理體系,大安全責任機制建設體系更加健全。
在創新管理體制方面,時風還主動邀請專家對熱電中心、鑄造、涂裝和聚合紡絲領域等重點環節進行現場安全診斷和安全培訓,安全管理更加專業。安全月期間,組織員工家屬召開安全生產座談會,號召員工家屬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醒安全細節,增強了員工安全意識。
2016年,時風集團加強產學研合作,與山東理工大學、吉林大學、聊城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項目對接,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電動拖拉機開發》、《玉米聯合收獲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項目獲科技部立項批復,《電動乘用車感應電機高效驅動控制器研發》等15個項目榮獲國家、山東省和聊城市科技進步獎,2016年時風集團共申報專利18項,其中發明專利9項。
時風集團還在全公司深入開展培育工匠精神活動,各處室、車間制定工匠精神行動計劃,各產業園生產處、車間成立產品創新管理小組,每月明確產品創新計劃,全年收集創新成果7500項,形成了全員創新的濃厚氛圍。
時風集團“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獲省政府批復,時風集團車隊榮獲山東省總工會授予的“工人先鋒號”,張樂剛鈑金班組被山東省總工會評為“山東省創新型班組”,員工李文忠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全國技術能手”,中央研究院劉立華被授予“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系統五一勞動獎章”,王樹海被評為聊城市首屆十大“水城工匠”,劉興民被評為“山東省國防機械電子行業首屆大工匠”,開發車間田維新被授予“富民興聊”勞動獎章,宿蘭會等6名員工榮獲高唐縣第二屆“金牌工人”榮譽稱號,李玉濤等5名員工被評為高唐縣第一屆“首席技師”。(杜銀時)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