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牌紡機:“工匠精神”成就精品


    來源:中國紡織報   時間:2017-07-01





      當前,中國的紡織產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行業競爭激烈,勞動力成本上升,用戶對產品品質要求、性能要求大幅提升。而下游用戶對織物品種變化的需求,對設備制造企業服務的反應速度也要求更高。種種因素反而使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多年來在產品的技術、品質以及服務等方面的深耕得到了價值的體現。

      2016年牛牌紡機的營業額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2017年以來,公司產品銷售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又有顯著提升,特別是與噴水織機配套的NPW408A高速凸輪開口裝置和NP5400A電子多臂裝置的銷量均成倍增長,其它產品的銷量增幅也在20%以上。
     
      立足長遠用心做好品質
     
      隨著織機速度的提升,對織機開口裝置的技術要求也逐年上升。要提升國產織機開口裝置的品質,除了技術創新外,“工匠精神”也顯得尤為重要。所謂“工匠精神”不僅需要做到專心、專注、精益求精,更需要企業的沉淀、技術的沉淀、品牌的沉淀。
     
      相比銷量的增加,牛牌紡機更想立足長遠,將“工匠精神”付諸行動,減少外部干擾,將產品做精,提升品質,銷量自然而然就能增加,品牌也才能站得更穩,做得更長久。對于牛牌紡機來說,2017年是沉淀之年。牛牌的企業發展歷經風雨,從無梭織機配件制造起家,轉型至噴水織機凸輪開口研發起跑,到機械多臂、電子多臂、電子提花機的陸續開發,企業規模一步一步擴大,前景越來越廣闊,更加需要沉淀。
     
      沉淀不是停止,而是為了厚積薄發。2017年,牛牌以“品質、品牌”為重點,夯實基本功,對產品的設計、工藝、檢驗、裝配、銷售到服務的進行調整,轉型升級內部管理機制,反復推敲技術研發,嚴格評審檢驗標準,做更專、更精的織機開口企業,趕超先進科技。
     
      有人說中國機械的質量比不過德國,是因為材料問題、設備問題。而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群信始終認為,產品質量的問題關鍵在于人,人的思維意識、工作態度、做事原則與方法等都是影響產品的關鍵所在。在劉群信看來,質量和成本是一對矛盾體。企業要提升質量,成本自然會上升;而市場的需求是質量要好,成本要低。要想改善成本轉化率,就必須改變經營模式。牛牌紡機通過以“為顧客創造價值最大化”為使命,通過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訴求,通過改變傳統的大批次生產模式為小批次、短周期的生產模式來提高資金使用率,降低財務成本。
     
      盡管追求高性價比,但是針對當前行業內部分低價惡性競爭等不良現象,劉群信卻表示,牛牌紡機不會僅僅追求低價,他堅信有品質才有尊嚴。只有為顧客提供質量好、性能優、功能全的產品,為顧客最大化創造價值,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作為制造商,劉群信理解下游用戶對低價格的需求,但也期盼用戶能多給制造企業一點空間和機會。沒有一定的利潤,紡機企業怎么提供持續不斷的優質服務和研發?
     
      目前,牛牌紡機研發生產的織機開口裝置中,多款產品已成為津田駒、豐田等公司的指定配套產品。諸如適用于噴水、噴氣、劍桿織機的電子多臂和電子提花機因其高端配套的穩定性和優越的性價比,已在行業內備受好評,成為牛牌紡機未來5年的重點研發方向。照此發展形勢,牛牌紡機在5年內實現此類產品替代進口的愿景或將很快成為現實。
     
      提升管理進軍智能制造
     
      目前國內企業都在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并通過智能制造實現減員增效、提高產品質量的目標,而同時全國又在踐行“工匠精神”,做精品。對于“智能制造”和“工匠精神”兩者之間的關系,劉群信也有自己的認知。
     
      智能化制造與工匠精神并不矛盾。智能化體現的是生產技術的自動化、多功能化;“工匠精神”是要求將每一件小事做好,二者相互促進。智能化并不是全自動化,更不是說只有使用機器人才是智能化。技術和工序的改進也是智能化,牛牌紡機的凸輪開口向電子多臂的轉變,向電子提花機的轉變,節省了人工切換、人工提花的時間,也是一種智能化。
     
      牛牌紡機在進軍智能化的道路上,正在從管理、質量、服務、研發等方面加強工作,提升產品技術含量。首先完善經營模式,通過股權架構的創新等方式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達到1+1>2的效果,改善企業的組織方案;其次,推進豐田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完善產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在紡織集中區設立集產品展示、配件銷售、維修服務、技術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4S店服務網點;最后,持續不斷地開發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的產品,高質量滿足客戶的需求。
     
      劉群信表示,牛牌紡機一直有著堅定的信仰,即使壓力重重,牛牌依然堅持質量底線,成就世界一流的織機開口裝置生產企業。(本報記者梁莉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以“工匠精神”重塑“中國制造”

      “工匠精神”直擊當前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比較浮躁的痛點,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持久的精神動力。因此,只有每位企業員工都具備“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追求品質,才能迸發創新力量,才能打造品牌,“中國制造”才能邁向“中國創...
      2017-04-05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