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興起,中央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強調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搶占發展先進制造業制高點,提升企業競爭優勢。伊利集團在董事長潘剛的帶領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持續創新,深耕智慧乳業建設。近期,伊利集團主導的乳業“智能制造標準研究”項目獲國家批準進入實施階段,填補了中國乳制品行業智能工廠建設標準的空白。未來,中國乳企將根據伊利的研究成果來規范智能化工廠的建設升級。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據悉,該項目主要內容包括“Y-iLMILK”智能車間通用模型標準、“iICIC”互聯互通網絡架構與信息模型標準、“iTTS”產品質量管控標準及“iWMS”智能物流標準四個部分。基于伊利集團多年來在智慧乳業建設方面的成就,經工信部研究決定由伊利集團主導該項目的實施,并且批復專項資金支持該項目的落實。
業內專家表示,國家將行業標準制定項目交由企業實施并批復專項資金支持,這意味著伊利集團在乳業智能制造領域的實力獲得了國家的認可。近年來,伊利集團不斷加強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建設,逐步完成了覆蓋“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質量管控-終端銷售”各個環節的智能化升級,在數字化智能工廠方面的建設和革新走在了行業前列。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指引下,中國實體經濟迎來了智能化升級浪潮,但對于整個中國乳業來說,工廠的智能化升級仍處在發展階段,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近年來,伊利持續發力,實現乳業智能化生產。同時,通過不斷總結和完善,伊利打造了一套乳業智能化升級的方案。通過“Y-iLMILK”智能車間通用標準模型,確立了智能工廠的平臺搭建基礎,這套標準模型相當于打造智能化工廠的“建造圖紙”。
夯實了理論基礎,接下來便是結合生產實際的過程。今年,伊利通過與全球知名企業展開合作,完善了伊利工廠的“ME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生產,實現了質量檢驗和質量追溯的集中化、無紙化。該套系統能夠通過自動化和信息化融合進行數據的自動采集和分析,進一步實現透明化生產。
正是基于在以上兩個層面的耕耘,伊利集團才具備了承擔乳業“智能制造標準研究”項目的實力。智能制造領域專家表示,伊利以自身優勢承擔行業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體現了伊利作為行業領軍者的責任和擔當。
工廠的智能化升級將打造乳制品的全新生產方式,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保障,并提升生產效能。那么,這些改變將集中體現在哪些環節呢?
以智能工廠的核心系統“MES生產過程執行系統”為例,其通過將所有生產設備連接到系統,自動采集生產數據,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控;通過將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融合,實現生產過程的集約化和無紙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對于設備的巡檢和維護,該套系統通過對原有生產設備的信息化升級,達到實時了解設備狀態,實現設備故障提前預防的目的。在智能化工廠中,工作人員通過電腦屏幕或移動設備,便可了解整個生產環節的詳細數據情況。
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曾表示,要在未來實現領先,具有行業標準的制定能力是關鍵。比如中國數字電視標準,已被全球14個國家采用。伊利在發展中不斷升級,打造了不僅高于我國標準,更高于歐美的質量體系標準,并通過標準制定來促進全產業鏈的品質提升。專家表示,伊利本次主導的乳業“智能制造標準研究”項目,將有助于推進中國乳業的智能升級,激發中國乳業發展的新活力。(鄭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