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助新零售力量 三珍齋醬鴨“飛”遠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02





      好吃的傳統鹵味是人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醬鴨、鹵鴨、八寶鴨、鹵牛肉……聽名字就能讓人垂涎。
     
      不過,自家鹵制這些美味對于工作繁忙的人們來說已經是一種奢求。這時候,點點鼠標、摳摳手機,線上挑選自己喜愛的鹵味,成了大家享受美味的捷徑。
    yingxiao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在眾多鹵味老字號中,三珍齋借助新零售的力量,把延續了160多年的好味道,傳遞給了全國各地的食客們。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2017年,三珍齋通過國內電子商務銷售3800萬元,國際電子商務銷售7300萬元,總計超過1億元。
     
      一只醬鴨七道工序
     
      溫度、時間、配比都很講究
     
      每年這個時候,大街小巷不少人家門口晾曬著的醬鴨已經成了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江浙的人們對醬鴨的喜愛由來已久。
     
      三珍齋醬鴨可謂其中的代表,雖說在江浙地區幾乎家家都會做醬鴨,但要做得好并非容易的事。一只可口的三珍齋醬鴨的誕生,更是要通過七道工序。
     
      選生長周期150天的紹興麻鴨殺好洗凈放入水中排酸,并再次清洗確認去除所有鴨血等雜質;
     
      把整鴨放入85℃左右的水中焯8分鐘,去除腥味(焯制的水溫與時間必須嚴格把控,以免影響肉質);
     
      把熱水焯過的鴨子從水中取出,掛起來自然冷卻;
     
      待鴨子冷卻之后重新換水放入鍋內燒制,并加入桂皮、八角、黃酒、生姜、大料燒制30分鐘;
     
      把鴨子取出,再次自然冷卻;
     
      待鴨子冷卻,放入老湯之中燒制半小時上色(常年不斷燒制鹵味的鹵汁,因其珍貴如濃汁,內行人稱之為“老膏”)。并往老湯中加入有著百年歷史的秘制大料包(內含十多種按特定比例組合的香料);

      最后取出,按一個特定的樣子掛晾鴨子。
     
      晾曬完成之后,蒸熟享用。
     
      160年歷史的傳統鹵味
     
      在現代化設備中“一鍵”完成
     
      三珍齋品牌始創于清道光年間的烏鎮,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當年一位姓許的名廚,在烏鎮應家橋北堍開了一家前店后坊的小店,名“許官醬雞店”,用獨特的配料和工藝燒制鹵味,所售醬雞被稱為“許雞”。因口味獨特,骨亦有味,一時間深受老百姓喜愛。
     
      據說,當年茅盾寓居上海時,經常買三珍齋的產品,有時候自己吃,有時候作為家鄉土特產饋贈好友。據茅盾的表述,銀行家盧鑒泉每次從家鄉回北京,也會帶些三珍齋的產品。
     
      三珍齋還將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很好地結合起來。去年,烏鎮的醬鴨博物館對外開放,游客通過參觀可了解到三珍齋這家百年老號的點點滴滴,還能觀看到三珍齋產品的原料選材、手工腌制、鹵味燒制等傳統工藝操作,在現代化設備中實現“一鍵”完成。
     
      自2017年開館之后,醬鴨博物館日均游覽大巴數量不少于100輛,全年共計接待游客超過120萬人次,日均銷售三珍齋醬鴨5000只,收入超6000萬元。
     
      借助新零售的力量
     
      去年線上銷售額超過1億元
     
      三珍齋這個老牌子是從2008年開始觸網,至今已經快10年了。“當初,決定上線銷售,主要是因為實體的商超及賣場的生意碰到了瓶頸。”三珍齋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我們大力發展的線上銷售,很好地補回了這一塊損失,并且在總量上還有不小的提升。”
     
      2018年1月,三珍齋天貓旗艦店上,1000g的八寶鴨禮盒銷售3783件,1100g的三珍福禮銷售達30329件。據了解,2017年,三珍齋通過國內電子商務銷售3800萬元,國際電子商務銷售7300萬元,總計超過1億元。而其線上銷售額占到整體銷售額的近三成。“在我們的線下銷售中,江浙滬地區能占到七成多,而在線上銷售中,出口占六成,江浙滬地區占三成,國內其他地區占一成。”三珍齋相關負責人介紹。
     
      線上線下的銷售組成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線上出口銷售額占比為何如此之高?這就不得不說說三珍齋專門為線上銷售而做的產品調整了。
     
      傳統的三珍齋鹵味,口味更適合江浙地區的消費者,上線銷售后為了能讓全國更多消費者喜愛,調整口味是必須的。比如,八寶飯不像以前那么甜了,不少產品還出了年輕人喜歡的麻辣口味,并配上方便易存儲的盒裝包裝。
     
      除了鹵味,三珍齋還生產調味料,并出口到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也是為什么三珍齋的國際電子商務銷售額占比較高的原因。“以前我們生產的調味料都是通過線下的進出口公司出口銷售,有了電商之后,我們直接上線接單銷售,中間省了不少環節和成本。”三珍齋相關負責人介紹,三珍齋調味料的年銷售額從上線前的四五千萬元,增長到了上線后的1.2億元。
     
      早在2015年,三珍齋就獲得了由浙江省委和省政府頒發的“浙江省農村電商龍頭企業”稱號,該稱號全省僅20家,三珍齋是嘉興地區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企業。從2015年至今,三珍齋連續三年獲得了桐鄉市“十佳電商企業”,線上交易額全市第一。
     
      除了線上銷售,三珍齋還對其線下門店進行了新零售模式的改造。2016年下半年,三珍齋的線下專賣店開始普及二維碼支付。到現在,已經覆蓋所有專賣店。三珍齋相關負責人介紹:“雖說來專賣店消費的不少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但使用手機支付的人還能占一半左右,有好幾位70多歲的大爺大媽都會使用,都說方便。”
     
      2018年,線上銷售將繼續成為三珍齋的重點,比如,根據大數據反饋,設計更適合年輕消費者的產品,借助新零售的力量,將傳統美味傳遞給更多的人。(經文)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報協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總編輯王其團2018賀新春 中國報協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總編輯王其團2018賀新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