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為什么愛吃酸菜魚 我們在這里找到了答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0





      近日,廣州白云新開了一家以酸菜魚為主打的時尚新型休閑店: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吸引了無數老饕吃客、白領一族前來品嘗,雖是平民價格,卻不亞于星級酸菜魚正餐的品質,單人分量可選,5分鐘出餐,口碑爆棚。

    中國人愛吃酸菜魚,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道重慶江湖菜,為何會在短短時間風靡全國?讓我們一探究竟。

     

     

     

      國人為何愛吃酸菜魚
     

    中國人愛吃魚,不僅因為魚肉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還因為魚同“余”諧音,寓意生活富足,年年有余。作為全球“超級吃貨”吃魚可是流傳下來的習俗,中國人對于魚的做法可謂千種百樣,五花八門,而近些年最火的,莫過于酸菜魚。
     

    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負責人介紹,酸菜魚源自重慶,據傳始于重慶江津地區,漁夫將賣剩的小魚與江邊農家換酸菜吃,漁夫將酸菜和鮮魚一鍋煮湯,湯味鮮美一些飯店便將其移植,供應南來北往的食客
     

    90年代初開始,隨著各地廚師走南闖北,便將這道重慶江湖菜推向全國各地,由于其新鮮美味和營養價值,在大大小小餐館都一席之地,逐漸成為愛吃魚的國人追捧的一道菜。
     

    守在本土可安居,走出盆地可融情;上江下江加湖廣,重慶人兼八方性……來自于重慶的酸菜魚,兼具重慶人的兼容個性:魚,酸菜,配料,融合成一鍋,兼容并包,相互提味,成為一道可口美食。有網友甚至指出,酸菜魚里有財,有余,算,寄托了國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難怪能火。

     

     

     

      什么樣的酸菜魚更好吃
     

    作為重慶江湖菜的開路先鋒,酸菜魚以特有的調味和獨特的烹調著稱。隨著食客口味的多樣化,食材也經歷了變與不變,部分店家結合食客追求,采用其他魚類作為主料,如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優選越南深海龍利魚,新活捕撈,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無骨無刺,更便于食用。而酸菜,則依然選成都地窖酸菜,真正老壇泡制,酸度適中,富含維C,增進腸胃消化。 
     

    經過多年發展,酸菜魚經歷著傳統手藝與現代工藝的融合。日前,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與有著多年從廚經驗的大廚代表劉佳合作,這也寓示著傳統酸菜魚,將借由現代化的工藝和管理,更加的惠及大眾。  
     


     

    從廚多年來,劉廚師做的酸菜魚可謂爐火純青,他認為,每道工序都要細心,精心挑選材料,用心去烹調,才能做出一道上好的酸菜魚。劉廚師總結“匠心、選材、用心”,是做好一道酸菜魚的基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心”。
     

    像劉廚師這樣技藝精湛的大廚,多年匠心專注美食,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對食物本身的“愛”,正如周星馳電影《食神》里面那碗黯然銷魂飯,簡單食物,卻讓人如此動容,正是因為投入了感情,真正用了心。

     

      讓酸菜魚成為真正的國民菜
     

    一直以來,酸菜魚深受消費者喜愛,市面上的酸菜魚正餐廳比比皆是,由于單品份量大,一個人吃不完加上等待時間長,并不適合更大范圍普及。正由于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創新酸菜魚米飯根據人數制定產品份量應對不同消費需求,鋪平了國民菜真正普及化的道路。
     

    普及過程中,首要解決的是保證不失原味因此,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遍尋像劉廚師這樣的匠心大廚,三百人的餐飲研發團隊,將大廚做酸菜魚的傳統手藝:選材,刀工,火候等,融合進現代工藝,產品流程更加標準化中央廚房加工,半成品預制配料,使用濃縮湯底調料包……結束了傳統酸菜魚制作復雜、無法標準化生產的歷史,確保出品的原汁原味。
     

     
     

    為了快速普及,覆蓋更多人群,需要依賴現代化的運營管理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品牌運營方具有十年餐飲研發隊伍,4000多家門店運營經驗,產品保障,整店輸出,精細托管,系統培訓,確保項目的順利高效運轉,快速普及。嚴控品質,秘制的營養配方讓每一位顧客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也得到了滋補養生的享受。
     

    此外,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一店多賣,口味廣泛,提供更多的可選,更適合大眾的需求。三大招牌魚餐,數十款產品,覆蓋冷鍋串串、飲品、小吃等種類七款主打連吃一個星期不重樣:青麻椒、番茄、剁椒、金湯,香辣、經典和魚湯飯7種口味。加入川渝特色冷鍋串串、鹵味小吃飲料等產品,使品牌產品更具多元化。
     

     

    匠心所至,幸福為開,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真正將酸菜魚普及化,締造了星級品質,快餐速度。酸菜魚這道國民菜,將隨著幸福很簡單•酸菜魚米飯的擴展步伐,普及到全球各地,成為像黃燜雞米飯排骨飯一樣,白領正餐的第一選擇。詳情咨詢4008052538

      轉自:環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