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醫服務不完善、產業創新力度不高的窘態,中易集團CEO梁夏表示:服務下沉和筑夢大健康智慧中醫生態圈才是創業的突破口,未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專業和經驗不斷助力于改變整個中醫行業現狀,服務更多患者和賦能中醫從業者。
精準管理 積極推進中醫藥調理、慢病管理工作開展
權威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慢病總人數將達到3.88億人,慢病指的是發病周期長隱藏率較高的常見生活類疾病,如三高、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事實上,目前中國慢性病患者都不重視慢病,還有一部分發現自己患上慢性病之后,出現“病機急亂投醫”的現象。梁夏說,“如何幫助慢性病患者改變認知和提高防范才是關鍵,對于服務機構應該從傳統的單純治療疾病向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全方位拓展。”
(中易集團CEO 梁夏)
據了解,2015年梁夏先生創辦香港中易集團,并擔任該機構CEO。該機構一直秉承“傳承中醫文化、服務大眾健康”的理念思想,積極響應《“健康中國2030規劃要》政策導向,依托“互聯網+特色中醫”的集團戰略發展模式,一直通過祖國傳統中醫傳承的健康養生理療方式惠及百姓健康。目前,已在國內調理慢病人數超過3萬余人,從國家全面醫療改革方針入手,為國內慢病群體進行有效的中醫調理,積極做到讓高危或易感群體盡量少發病、晚發病、不發病、發小病,積極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
服務患者,加碼特色中醫醫療服務資源垂直下沉
眾所周知,我國的醫療服務配比還是不平衡的,2017年黨的十九大對未來醫療健康資源配比與構建也做出了明確的指引和擘畫。據統計,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逐年增加,截止2017年10月,診療人次已經突破10億人次。從中醫類醫療機構診療人次占比看,中醫院承擔了絕大部分就診患者,而中醫門診部、中醫診所的診療人次占還比較偏低。
那么,中醫醫療服務資源應該如何下沉呢?據梁夏先生介紹,中易集團秉持其獨特的F2c2F+0HO+C2M的全體驗度互聯網運營模式,將線上遠程初診、線下中醫理療、大健康數據采集、輔助服務等方面,予以產、學、研、創四位一體深度融合,構建于在新能力+新技木范疇下的新零售+新智能+新金融全面平臺化發展。目前,在中易妙善堂、中易精進堂等業務板塊上持續發力,已初步實現了特色中醫醫療服務資源的垂直下沉,為構建特色中醫理療、健康養生及精準醫學健康管理生態奠定了初步基礎。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中易還將努力構建新型互聯網+特色中醫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就醫流程、提升服務體驗,讓百姓可以就近享受優質中醫健康資源及精準服務。
精益創新 爭做祖國中醫藥文化與技能的傳承者和賦能者
“中醫藥學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更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她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梁夏先生動情的如是說。
(中易精進堂國醫技能講堂)
梁夏呼吁,只有通過系統化的文化傳承與技能創新賦能,才能真正做強做大中醫事業,也是每一位中醫工作者分內之事。因此,在傳承中醫藥文化和技能的事業中,中易妙善堂及中易精進堂等將化身成行業的“傳播者”和“賦能者”助力整個中醫行業順勢改變。對此,中易集團在線下特別開設了中易精進堂國醫技能講堂,將國內中醫藥頂級的大醫、傳承人匯聚一堂,面向社會中中醫藥文化的愛好者、從業者傳授國醫文化、技法、經驗;并為群體提供更為廣泛的就業機會,全面推廣并著力普及全民懂健康、重養生的良好氛圍。目前,已經不間斷的蓬勃開設了50多期,服務人群達到一萬多人次。
構建大健康智慧中醫生態圈 助力行業順勢革新
除了傳播和賦能之外,中易集團還將在構建醫療服務網絡平臺與數據傳輸設施,加快推動中易妙善堂特色中醫館店的連鎖加盟全鏈條賦能共享經濟體工程,不斷在就醫渠道、流程、支付途徑、滿足病患核心需求價值呈現等方面革新傳統就醫模式,積極推動向個體化、智慧化、精準化、定制化、普惠化方向發展,致力于構建一個開放、鏈接、平等、普惠的大健康智慧中醫生態圈。
(活動論壇)
據了解,目前,中易集團已經構建了國內一線、二線、三線城市、縣區等四個維度的智慧中醫全賦能服務體系,并初步形成了縣區級健康服務網點,地市級健康服務站和較大城市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等的服務網絡覆蓋。
梁夏最后強調,未來,中易集團將會在人才培育、商業模式優化、產業鏈賦能等戰略層面上持續發力與突破,并且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和行業資源賦能更多中醫行業機構與中醫從業者一道創新創業,借力產業互聯網時代的獵獵東風,一道為造福億萬百姓健康福祉聚勢前行,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
轉自: 中華聚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