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東是當今最具影響力的杰出藝術家之一,他頗具代表性的佳作受到全球藝術品市場和收藏家們的尊敬和認可。相比邢東的其他佳作,這幅《港珠澳大橋》無疑是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杰出作品;這幅作品創作于其繪畫生涯的黃金時期,充分體現了邢東深厚卓越的藝術功底和駕馭巨幅油畫作品的超凡能力。這幅巨作立意高遠,氣勢磅礴,體現了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畫出了港珠澳大橋的雄偉和壯麗。
2017年邢東創作了著名作品《輝煌中國》在央視播出后引起巨大反響,邢東在這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里,描繪了改革開放的建設成果,和國家富強,繁榮昌盛的畫面。在這幅作品中,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邢東的繪畫色彩,金色的光芒充盈著整個畫面,滿滿的正能量。的確,金色是邢東非常喜歡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繪畫方式,已經成了邢東的繪畫色彩符號,在他的大部分作品里都充滿了金色的光芒。創作這幅《港珠澳大橋》作品時也不例外;闊大的伶仃洋海面上,金色的朝陽正在冉冉升起,港珠澳大橋像一條出海的蛟龍,迎著金色的朝霞蜿蜒逶迤將香港、珠海和澳門連接在一起。一群海鷗歡快地向著朝陽飛去,被金色的彩霞映照的海面上,各種游輪、貨船繁忙地穿梭,整幅畫面氣勢恢宏,輝煌燦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邢東創作巨幅油畫時,也遇到過難題,這幅巨作寬度就達8.5米,而人的可視清晰水平視線才兩米左右,加之畫面內容豐富,既有珠海,又有香港和澳門的代表景色,還要表現大橋的全貌,海面上的船只艦艇還要突出細節,如何能讓觀眾觀看全畫的立體感,邢東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繪制了近百張草圖,又參考了大量的圖片和影視資料。還是覺得不是特別滿意,于是又專程幾次出海登船近距離觀察大橋日出的光線。終于研究出一種用22個視角和12個散點透視的高難度構圖來表現的手法,將這一幅寬達8.5米的巨幅作品駕馭得當,恢弘大氣間又不失細節的體現,并采用了親自研制的油畫顏料,并使得畫面具有像寶石般精致細膩的色彩,完成后的作品令人震撼,從噴薄的日出到大筆觸的伶仃海面,再到如一枚瓜子般大小的游艇,都是筆筆精致,細致入微,堪稱是邢東最滿意的杰作之一。
19世紀初誕生的“自然主義”注重對自然界的精準描摹,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描繪平凡景致。印象主義運動為風景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構圖、色彩、主題都更加多樣,為之后的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起,邢東融合中西繪畫精髓,獨樹一幟創作出意境深遠幻妙,色彩明亮,吸收融合了歐洲和東方的繪畫技法又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輝煌畫派(light,歐洲也稱光線派)。由于邢東既擅長中國傳統的國畫,又擅長油畫,因此被譽為“左手國畫,右手油畫”的融貫中西的繪畫藝術大師。其作品在世界主流藝術品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轉自: 今日頭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