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將積極探索高品質、世界級的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共同推動健康管理領域的創新發展。
10月26日,由中國醫師協會整合醫學分會與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聯合舉辦的“2018從都國際健康論壇暨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開幕典禮”舉行。此次論壇以“國際生命健康管理展望”為主題,吸引了一百多位來自德國、美國、日本的國際頂級專家和國內醫學界權威,共同探討世界前沿的健康管理話題。
世界領袖聯盟主席、拉脫維亞共和國前總統瓦伊拉·維凱·弗賴貝加,澳大利亞前總督菲利普·邁克爾·杰弗里,新西蘭前總理珍妮·希普利,斯洛文尼亞前總統達尼洛·圖爾克發來賀信稱贊:這是中國最高規格并且具有國際視野的預防醫學研究與治療實踐領域前沿發展的盛會。醫學界泰斗姚開泰院士、鐘世鎮院士、姚新生院士親臨現場祝賀。
姚新生院士表示,健康管理中心是對我們健康未來的管理,希望在健康預防方面有更深入的探討與合作。
整合國際頂尖醫療資源
打造世界頂級健康管理中心
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博士表示,人生的上半場追求財富,下半場比拼的是健康,健康是追求事業和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我自己親身體驗了德國自然醫學療法的治療效果。此次僑鑫集團將致力于打造一個世界頂級的生命健康管理中心,將德國先進的健康管理技術與團隊引入從都,同時整合了國內頂尖的醫療資源,在從都,不出國門,即可享受世界級的健康管理服務。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終身榮譽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會終身榮譽主任委員白書忠表示,健康管理在創新新型醫學服務體系的建設當中將成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總結我國健康管理建設歷程,有幾點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健康管理的服務內容要從單一的體檢服務向健康管理服務轉變;要從單一化建設向體系化轉變,構建健康管理聯合體;創新發展智慧健康管理,走跨界融合發展之路。
廣東省醫學會會長、原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姚志彬表示,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一講到健康,就跑醫院。最多的方式去體檢,其實健康是一個綜合水平,包括健康的評估和健康的干預、方案的制定以及一系列的健康管理。
從化區區長蔡澍表示,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正式開幕,將為從化的健康產業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健康管理需要慢調和監測
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301醫院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曾強表示,中國的健康管理確實還處于起步的階段,健康管理其實有三個部分,信息采集、評估和干預,現在大家把健康管理和健康體檢等同,這是很大的錯誤。健康體檢無用論,核心的問題是兩點,第一他沒有查對,查不對等于沒有查。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有七個精準篩查體系和五個干預體系來看,可以真正解決這個難題。
談到中西醫結合,曾強表示,中醫的觀念以及中醫傳統的非藥療法等都是自然療法,德國對于中草藥的提純工藝,做的很好,我們需要中西結合。健康管理應該是慢調,而且需要不斷地進行監測。曾強還特別談到,健康管理,還應特別關注解決高端人士的心理壓力問題。健康猶如財富,需要管理和經營。
區別于傳統醫院尋找健康的上游
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院長Dr.Helmut表示,我們區別于傳統醫院,對早期疾病風險進行精準篩查,并提供結合生活方式與德國自然療法的整合干預方案,依托“大數據、科研級設備、基因分析、跨學科專家聯合會診”,使客戶更健康、更年輕。
三個院士工作室支撐學術前沿研究
會上,從都國際健康管理研究院正式揭牌,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博士捐贈2000萬元作為健康發展研究基金。此外,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與鐘世鎮院士、姚開泰院士、姚新生院士共同設立院士工作室,進行合作課題研究。
16位德國權威專家受聘坐鎮從都健康管理中心
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與6所國際頂尖醫療機構和平臺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未來學術交流及客戶轉診提供國際資源;同時與16位德國專家簽訂了聘任協議。充實了從都國際生命健康管理中心醫療領域的專業力量。
最精準的治療方案從認真聆聽患者需求開始
來自美國著名影像診斷學先驅、紐約西奈山醫院影像學教授ClaudiaIHenschke表示,沒有一次化的標準治療適用于每個患者,希望了解每個患者個體間的差異,這也是我們要有的思維。健康的秘訣就是運動、定期檢查,還要與自己熟悉的醫生面對面定期會晤,此外要有最權威的專家提供建議。
來自德國的內科、心臟病學專家PatrickAronldBode表示,精準診斷非常重要,通過中醫和整體醫學整合方式,個性化地了解患者的社會、心理、壓力、應急等方面的情況,以開放性的思維來思考,才能最終給出科學的醫學診療方案。
德國內分泌學和內科醫學博士、從都國際健康管理研究院院長Dr.Seebach指出,中德兩國專家將會進行1小時以上的聯合問診,認真聆聽患者陳述,再結合醫療設備,實驗室檢驗結果,以及患者需求,最終提供一份聯合治療方案。(陳惠英 張紹亮)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