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沉浮,變幻莫測。企業在初創發展的過程中,想要做大、做強、做優,除了要考慮市場、資源、資本、競爭環境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外,更要注重構建企業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為企業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企業里的每一位員工如廣袤沙海里的一粒粒散沙,只有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提高團隊的凝聚力,才能聚沙成塔,從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否則,這個企業只會停滯不前,甚至面臨倒閉。”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表示:“自國商控股創立至今,一直十分注重企業員工團隊精神的塑造,不斷通過多種渠道提升團隊凝聚力。我們深知,團隊凝聚力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只有企業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方能成就‘百年國商’大業。”
建立共同愿景是提高團隊凝聚力的重要途徑
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出現團隊人心不齊,員工注意力渙散、工作積極性不夠等等問題,從表面來看是團隊缺乏高凝聚力,實質上是企業未能建立“共同愿景”。
據悉,共同愿景是美國學者彼得·圣吉提出五項修煉的第三項修煉。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實踐篇》中,對于建立共同愿景這項修煉的內涵做了相當明確的解釋:共同愿景建立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是對組織發展的共同愿望,并且這個愿望不是被命令的,而是全體成員發自內心想要爭取、追求的,它使不同個性的人聚在一起,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
“任何一個企業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也有其存在的目標與理想,正是這些目標和理想,把企業的員工聯結在一起。這些目標和理想,就是‘共同愿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教授陳春花認為,共同愿景是提高企業團隊凝聚力的旗幟,一旦真正建立共同愿景,那么它會有足夠的吸引力,把人們的所有努力匯集到一點,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愿景不是一句空話,愿景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清晰的企業愿景,就會陷入盲人摸象、一葉障目、離心離德、原地打轉的泥潭。”在談到建立共同愿景時,車健表示:“簡單來說,共同愿景就是未來我們要創造什么,具體到公司來說就是公司愿景,就是一種描述組織目的、使命和未來理想狀態的‘企業藍圖’。在國商控股創立伊始,就確立了‘以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價值核心’的共同愿景,堅持‘以融助產’發展方向不動搖,借助資本的強大運作能力提升實體產業的經營水平,同時又通過實體產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實現金融資本的升級,從而實現金融資本與實體產業的雙贏。”
團隊凝聚力是助推企業走向成功的關鍵
團隊凝聚力是整個團隊人員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從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
高爾基說過:“個人如果單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體的關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團結民眾的偉大思想的范圍之外,就會變成怠惰的、保守的、與生活發展相敵對的人”。可見,團隊精神的培養,團隊凝聚力的塑造對個人的發展也是多有裨益的,對于企業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在一個有凝聚力的團隊中,每個個體才會認識到,個人的成功是建立在團隊成功之上的。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團隊凝聚力是整個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就要犧牲自我,成全他人。而是每個成員都發揮自己的專長,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車健說道:“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小公司是大公司的人才培養基地,大公司是自己命運的主宰者。只有注重團隊凝聚力的塑造,營造團隊積極進取的氛圍才是形成競爭優勢和組織永續經營的關鍵。員工的全情參與是形成企業凝聚力的基本要求,企業必須充分激發員工進取心,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員工共同設定發展的目標,共同探討管理的制度,共同實施經營的策略,共同找尋解決所面臨難題的方案,共同分享公司創新發展的成果。”
“銳意進取合創偉業,齊心協力共筑輝煌!”這不僅僅是一句企業口號,更是國商人團隊凝聚力的集中提煉與體現。自成立以來,國商控股就通過組織各種團隊活動不斷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增強團隊凝聚力,不僅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而且為后續開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國商控股始終堅持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讓大家各展所長、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團隊協作的實力。
未來,國商控股將繼續秉承“務實、高效、存真、創新”的經營理念,以務實為根基,以高效為生命,以存真為信仰,以創新為動力,對內倡導協同共享,對外開放資源廣泛合作,力爭成為以金融助推實體產業發展,為中國經濟騰飛提供全方位產業和金融運營方案的頂級產業資本運營商。
轉自: 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