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刻李鶴:近場服務——解決用戶當時當刻的需求,成為“你專屬的智能服務員”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7





    夢享網絡旗下產品“及刻”,發端于2016年。為了解決消費者在生活場景內的即時服務需求,“及刻”創始團隊本著極致簡化交互體驗的理念,以植入手機操作系統的創新技術方案,首創了近場服務平臺-及刻。近場服務是一種運用WIFI、藍牙、GPS和手機陀螺儀等多種數據,以及準確理解用戶當前行為的AI深度學習技術,能夠“主動感知場景變化”,給出附近或當前場景的信息服務模式。

    艾媒網專訪及刻創始人李鶴,聽他說說及刻與近場服務的初衷與發展。

    解決用戶當時當刻的需求

    “我們之前是做WIFI的,后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個用戶去到不同的地方要問當時的WIFI密碼,到酒店要問酒店的WIFI密碼,到餐廳要問餐廳的WIFI密碼。第二個問題,用戶除了問WIFI密碼以外在當時當刻有沒有其他的需求,后來我發現是有的。”李鶴舉例道,有時候去到某個商場的餐廳,總要找上許久時間,這時候很需要商場的地圖或室內導航,而這種需求在其離開商場之后便不存在了。

    為此,李鶴及其團隊開創了“近場服務”這一概念,同時開發“及刻”這款產品解決用戶在當時當刻的需求痛點。

    李鶴補充道,“用更專業的話說就是在線下的商業場景,為用戶解決當時當刻的服務需求以及智能地推薦給用戶商品和服務邏輯。”

    艾媒數據顯示,2018年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將達76900億元,其中移動端交易額達57370億元,占比74.6%,比2013年的交易額增長近21倍。新零售的發展,將可能為近場服務帶來更多的用戶需求。

    快應用的“輕形態”

    準確來說,及刻的模式是B2B2C,一端B是手機廠家,一端B是商家,通過與手機廠商深度合作服務用戶,最終連接了用戶和商家,及刻通過手機廠家連接用戶。

    這也在于及刻采用的產品形態是快應用。李鶴告訴艾媒網,“快應用是安卓廠商聯盟打造出來的生態產品,對標是微信的小程序,快應用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安卓手機上的小程序。我們用安卓手機快應用的形態來落地我們的產品,就跟有的公司選擇用小程序作為他們產品的載體是一樣的。”

    為什么及刻選擇這個載體?李鶴表示,既是因為及刻與手機廠商深度合作,同時也因產品的特性,快應用成了不二選擇的展現形態。

    用戶對于這種近場服務的需求是用完即走。李鶴表示,選擇快應用而非APP,正是由于前者的輕形態,不需要下載與安裝。

    當談及快應用是否不利于及刻品牌的塑造時,李鶴對此表示,“用戶更在乎的是產品本身的價值或者性能,而不是在乎產品的品牌”,當產品給商家提供了價值,品牌便處于被塑造的過程。

    據悉,從去年上線至今,及刻已經與12個手機品牌進行合作,包括Vivo、努比亞等。

    打造手機上的智慧AI場景——智能服務員

    對于AI在產業的發展,李鶴表示會有非常大的應用。

    目前,“及刻”這款產品在手機上打造的正是智慧AI場景。

    AI在新零售的領域有多大價值?“新零售要發展,必須更好地連接人與貨與場。更好的連接,依賴于智能推薦、智能匹配。這些建立在大數據積累的前提下。”李鶴認為。

    當談及未來三五年及刻的規劃時,李鶴表示“我們想的不是3、5年后成為什么應用,而是未來3、5年之后人們的生活是什么樣的。”

    “我認為未來可能不只是用手機來操作,還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智能交互形態。我走到一個店或者商場的時候,面前就會展示出虛擬的商品,告訴我有什么,以及推薦我干什么,這種形態交互在變化。”

    “有可能是上面投射光出現,有可能你戴了智能眼鏡,眼鏡里面呈現這個畫面,有可能是你拿著手機,手機上直接就出現最新款的商品。未來用戶的體驗應該是這樣子的,不需要用戶再去查找,去到哪里都自動呈現給你當時的服務。”李鶴表示,及刻希望成為你專屬的智能服務員。

           轉自:中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