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上的講話,讓廣大民營企業界人士備受鼓舞,各知名企業紛紛積極制定下一步發展戰略,蓄勢待發,揚帆再啟航。近日,著名的網絡電商APP平臺“脈果兒”,與文化旅游產業創意創作和推廣平臺“歌游中國”實現跨界融合,整合電商APP和文化旅游產業的優勢,形成新業態、新動能,努力探索和開創集“文、旅、商、娛”于一體、價值共享、相互促進、綜合發展的嶄新發展模式。
(著名文旅策劃專家、“歌游中國”總導演 衛青)
傳統電商模式曾為促進社會商業繁榮,拉動國家經濟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消費方式及消費體驗訴求也呈現出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傳統電商單一的買賣和促銷形式,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無法滿足全方位、立體式、場景化的消費體驗需求。
由深圳市脈果兒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創新研發的商務和社交軟件——脈果兒APP,以共享+分享為核心價值出發點,將人脈價值和游戲價值合理有機地融入商業體驗,一舉打破了電商、交友、游戲等各元素之間的壁壘,并充分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結合與互動,上線四年來,迅速贏得了廣大用戶和消費者的喜愛,用戶數量逐年大幅度增長,社會影響力逐年加大,企業公信力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自2016年以來,“脈果兒”先后多次獲國家和相關行業協會的誠信品牌認證和信賴企業獎項。深圳脈果兒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脈果兒APP”創始人李勵,也多次獲得創新企業家、互聯網創新人物和商界誠信領袖等殊榮,同時被評為獲得“公益中國愛心人物”,并接受《對話中國品牌》欄目和其它眾多國家級媒體專訪,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分享+共享”經濟模式的倡導者和杰出代表人物。
隨著中國社會整體消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和旅游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文化消費和旅游消費已經成為人民群眾日常消費的熱點,文旅產業融合方興未艾。在近日中央舉辦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鼓舞下,深圳脈果兒網絡科技抓住時機,積極拓展涉及領域和經營范圍,將“脈果兒APP”與中國文旅產業創意創作和推廣平臺“歌游中國”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將“文、旅、商、娛”融為一體,進一步創新消費場景和消費形式,全面拉動消費升級,并拓展和衍生出更多的個體創業、內容創作和扶貧助貧的領域和機會。于“文”,將文化產業機制導入“脈果兒APP”,開創健康活潑易于傳播有文化內涵的脈果兒短視頻窗口,依據文化旅游需求開展常年性音樂作品征集和各類導演海選,使“脈果兒APP”成為海量內容版權的生產、交易集成平臺。于“旅”,廣泛與貴州、河南、山西、湖北、重慶、福建等各地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合作,將各地物產、農舍、民宿、酒店和旅游項目融進“脈果兒APP”供應端進行推廣與聯動,與各地在旅游推廣、扶貧就業和新型相關產業開發設計上進行最全面的合作。于“商”,在傳統電商基礎上增加文化商品、旅游商品、自創手工產品,孵化流量明星和網紅明星產品,全方位豐富商業內容,增加商業的趣味性和參與感,上線社會各行業人員的互動式有償視頻1V1服務功能,互為內容的提供者和消費需求者,創新行業互助和增值服務,聚集人氣、增加互通,拉動彼此服務和消費,提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新型消費理念。于“娛”,全力培養直接為中國文旅服務和宣傳的“天使旅行家”大賽,開通全國報名和投票窗口,舉辦各地、各市、各景區的地面比賽、各類音樂節和各種形式的演出,依托“歌游中國”頂級的創作專家團隊,號召全國和全平臺消費者參與為各地各景區量身創作形象歌曲、專屬影片、形象代言。與中國珠寶協會和各知名珠寶品牌以及時裝、飲品等快消品牌合作,共同進入各地各景區的大型演出、創作和宣傳活動。將“脈果兒”游戲與各地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包裝、宣傳相結合,走出一條弘揚民族文化,培養文化、電子游戲及影視新IP的新路徑。
(深圳市脈果兒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李勵)
在對深圳市脈果兒網絡科技李勵董事長和“歌游中國”總導演衛青先生的采訪中,記者深深感受到了一種蓬勃向上的朝氣、一種躍躍欲試的涌動,這一切都來自于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的關心與支持,也來自于中國自上而下全體人民對改革發展、國家未來的信心。正如李勵董事長所說:“脈果兒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支持和廣大消費者的擁護。黨和國家對未來發展的大政方針為民營企業指明了方向、帶來了信心,對企業經營和制度的規范會使我們更健康良性長遠發展。我們堅決擁護黨的政策,擁護國家規范輿論環境,凈化網絡空間,堅決打擊破壞團結、蓄意造謠、危害社會的害群之馬。我相信,脈果兒的明天更美好,中國的未來更輝煌,我們共同的明天需要你、我、他,需要我們全社會每個人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共同創造。”
轉自: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