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減負任務亮起綠燈,百度教育大腦讓教學回歸課堂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1





       如今,中國中小學生在校時間越來越長,學生的自主時間正被大量壓縮。

      據數據顯示,2010-2015年期間,小學生在校時間從最初的6.7小時增長到了8.1小時;中學生在校時長則從7.7小時增長至11小時,分別增幅了20.9%與42.9%。

      除了在校學習,課外補習成為了我國中小學生學業負擔的另一主要來源。2013年的調查中顯示,近七成中小學生有課外補習經歷,而這個比例依然在增長。孩子在填鴨式的課堂中強打精神,放學后還要在家挑燈寫作業,常常需要占用就寢時間去完成學業。

      睡眠不足、運動不足正直接影響著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但家長和老師們焦慮落后“別人家的孩子”,不得不通過課外輔導,堆砌大量時間和習題以期產生質變的效果。

      針對上述問題,教育部不斷出臺針對學生減負的政策,但效果甚微。

      在此背景下,有人將解決辦法的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教育。試圖將人工智能的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與傳統教學進行融合,實現拉伸課堂學習深度與廣度的目的,通過抓取知識重難點進行授課,有的放矢地提高40分鐘內的教學質量。

      以百度教育大腦為例,其分別從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機制。教師借助百度智慧課堂系統,能夠在平臺上精準高效地搜索到優質教學材料,從而提高備課效率;并通過智能技術完成重復率較高、耗時較多的教學任務,將精力集中在更有價值的工作上。

      同時,百度教育大腦將在學生使用AI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一方面幫助學生精準找到自己的薄弱知識點,另一方面便于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管理學生,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讓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黃金40分鐘。

      如今人工智能教育市場中的產品多數集中于細分領域,百度教育大腦是少數突破技術門檻,實現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實踐,幫助教育回歸課堂的企業之一。而完成這項任務,則得益于百度自身掌握的AI、BIG DATE、CLOUD COMPUTING技術優勢與研發能力,才得以達成積極改善傳統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百度教育大腦不僅在技術上獲得了突破,在實際應用中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日前,百度教育大腦繼在雄安新區高級白洋淀中學成立首個“AI實驗室”示范校后,于11月12日又與陜西師范大學達成了戰略合作。

      與此同時,在落地實踐的過程中,百度教育大腦和所有人一樣,也在不斷發問,當下教育環節中還有哪些待提高的空間?人工智能實際應用的優勢如何最大化?如何讓智慧教育覆蓋更多校園?

      為了尋求答案,百度教育大腦聯合著名院校及多個教育機構,即將于11月28日舉行的“2018百度教育盛典”教育峰會中,探討智慧教育的未來發展,為學校和家長們深度解析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人工智能教育行業的前沿科技信息及內容,共同見證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轉自: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