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級電容器技術及產業國際論壇暨2018產業年會隆重召開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4





      1月12日-1月14日,超級電容器技術及產業國際論壇暨2018產業年會在廣西北海市召開。  

       超級電容作為我國核心的基礎零部件,借中國制造2025的政策東風,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在加快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8年是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的一年,超級電容器被列入國家專項扶持的重點項目,并且入選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和科技部相繼出臺一系列專項政策,明確給予超級電容器等領域大力支持。

       中國超級電容產業聯盟秘書長高波對大會做開場介紹,她介紹本次年會首次將產業與學術國內國際融合,是一次創新的大會,是超級電容領域,至今為止規模最大、人數最多,參與企業和專家最多的超電領域的盛會。會議著力研究探討中國超級電容在學術、技術、產業應用、國際國內行業發展等方面進展和發展方向。大會共安排產業應用、學術技術、國際國內報告共計50個,特別邀請美國、法國、韓國、保加利亞等國際權威專家做主題報告,聚集120多家超級電容領域的相關企業,兩百多位產業人士,60多家高校、研究院所,100多名知名學者,行業的頂級專家歡聚一堂。大會期待產業界與學術界的相互交流和思想碰撞,創造更多的合作機會。

    \

       在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首先肯定了中國超級電容產業聯盟在2018年所做的三件事:一在走訪企業,為企業的發展排憂解難,牽線搭橋,起到積極的作用,二在工信部大力支持下,正在構建與完善滿足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的標準體系,發揮標準對產業的引領作用,如正在制定車用、照明、船用以及電器用等重要領域的應用標準,同時加大關鍵性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三為我國電容碳材料的發展把脈,著重發展國產高性能超級電容碳,2018年聯盟與相關單位聯合對國產高品質電容炭的量產技術進行了技術鑒定,看到了國內企業很好的技術與產業發展勢頭。預計2019年將有規模的產量,這一重大進展值得點贊。

       中國超級電容器產業的特色是在國際上市場最大、從業人數最多、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相關科研人數也最多、發展潛力最大。對于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楊裕生指出,由于電容器件種類很多,各有特色,我們要充分發揮超級電容器的優勢,繼續開拓更多儲能領域的應用,提高電容器的比能量,為進一步提高雙電層電容器的體積能量密度提供有利思路。同時企業要在第四類超級電容器,超級電容器—電池型電容器的應用上下功夫。工信部對這個新領域也非常重視,給予了大力支持,聯盟正在積極制訂相關標準。這些都是非常正確的發展方向。

    \

       北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歐其全在為大會致辭時表示,北海電子信息產業正在高速發展,為包括超級電容器及上下游企業在內的配套企業發展,提供良好條件,北海惠科電子產業城項目建成之后,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將達3000億元以上。我們愿以這次年會及論壇的舉辦為契機,與各家企業廣泛對接投資需求,積極尋求合作機會,共同分享發展機遇,促進超級電容產業蓬勃發展,推動北海電子信息產業再上新臺階。

    \

       工信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表示,隨著新技術的迭代創新,市場期望超級電容器擁有更大電容量、更高能量和更寬工作范圍,以及更長的使用壽命。這也為超級電容器產業的發展,迎來寶貴契機。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二是堅持市場應用為導向,推動超級電容器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國際交流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他指出“人心齊,泰山移”,相信在聯盟的帶領下,會有更多的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夠匯聚到超級電容器產業發展的浪潮中來。也希望大家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為促進超級電容器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國家發改委司長、經濟學家宋承敏表示,發展超級電容非常符合歷史潮流,也是國家特別需要的。要把我國超級電容行業做大做強做好,需要科技創新和理念創新,以及模式創新和服務創新相結合。需要牢牢掌握電容市場的主動權,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圍繞市場需求轉;當競爭者太多,產品同質化時,就進入第二階段,緊跟市場消費走;第三階段,要跑得比市場需求還要快,就是說最好是我生產什么電容,讓市場需要什么。

    \

        大會延續“超級電容領域多項評選活動”,通過鼓勵、表彰年度在超級電容領域對產業貢獻的代表性事件、企業、人物,來回顧和分享這一年超級電容領域的發展歷程、以及一年來取得的成績,以他們的榜樣力量帶動超級電容行業健康前行。

    \

       本年度的產業年會,以“推進超級電容產業發展,綠色能源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以特邀報告、主題報告、行業分析、行業頒獎、高峰論壇、標準評選、學術墻報、展覽展示及技術參觀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形式,極大豐富了本次大會內容。 

        轉自:中國財經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