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意識和就醫需求下,醫療健康行業內潛在隱患,逐漸暴露在公眾眼前。醫療信息不對等、醫療資源匱乏、看病難看病貴,這些無數人思考過的問題,始終沒有滿意答案。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普及,作為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領軍企業——珠海健康云科技有限公司,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醫療:服務為先,權威內容至關重要
據公開數據統計,目前中國互聯網醫療平臺應用多達2000余種,預計2020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900億元,可見互聯網醫療正處于風口。
而珠海健康云旗下的核心品牌快速問醫生,則是這支互聯網醫療大軍當中的“流量大戶”。
據健康云團隊介紹,快速問醫生至今已積累了1億以上注冊用戶,日活躍用戶1500萬以上,最高達到1800多萬日活躍用戶。

事實上,珠海健康云是國內互聯網醫療行業最早的入局者。自2002年創辦以來,珠海健康云已經在業內耕耘了16年,圍繞健康信息、在線問診、醫生社區三大類,從PC端發展到了移動端。
“珠海健康云這16年的發展當中,運營重心從健康信息內容逐漸轉移到服務方面了。用戶越來越需要的是服務,而不只是健康科普。”珠海健康云產品總監彭超說道:“目前互聯網醫療就是以服務為先,但權威內容至關重要。”
醫療關乎生命健康,專業權威的醫生和醫院,是每個患者最希望得到的資源,也是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根基。當前,快速問醫生擁有超過450萬名醫衛技注冊會員,與平臺簽約服務的權威醫生近萬名。為保障醫生的服務質量,團隊設立了專門的醫生資質審核和監督部門,以及及時的反饋評估機制。
據彭超表示,健康云旗下的另一產品“愛愛醫網”是專門為醫生群體服務的社區,醫生可以在上面進行專業上的交流,因此這也成為醫生的再繼續教育平臺。

人工智能+區塊鏈:更高效安全的智能醫療手段
人工智能是年度熱點話題,互聯網醫療與人工智能也撞出了新的“火花”。早在2016年,珠海健康云就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進行合作,共同開發智能醫生項目。目前健康云已形成60多人的人工智能專家團隊。
珠海健康云技術總監李冬介紹,快速問醫生APP在人工智能的應用上主要是兩種:一是智能分診,二是智能醫生小i,輔助真實醫生進行簡單的健康咨詢。
互聯網醫療行業當中用戶最為關心的隱私保護問題,這也是健康云一直以來非常重視的板塊。李冬表示,健康云做了三重保護:
“第一,脫敏技術,把用戶上傳的敏感信息(姓名、手機號、地址等)進行脫敏處理,在顯示出來之前進行馬賽克或者直接屏蔽;第二,采用業界公認最安全的AES加密技術對用戶信息進行安全性存儲;第三,與第三方合作,進行聯合式安全防護。”
此外,除了人工智能,時下流行的區塊鏈技術,也對互聯網醫療助力甚多。“區塊鏈可以解決用戶對互聯網另一邊醫生的信任問題。例如可以把一個醫生從醫學到歷年來的晉升都全部放在區塊上表現,任何人都不能篡改,由醫生團隊來維護,令信息更加可信。”李冬解釋。

目前,珠海健康云區塊鏈方面的實驗性產品已經完成,只需要等待市場的“時機”成熟后再運用到平臺當中。
互聯網醫院:一個家庭兩個醫生的實現模式
2016年,珠海健康云CEO陸德慶提出“一個家庭兩個醫生”的概念:讓每個家庭配置兩個“醫生”:1個真實醫生和1個智能醫生。在快速問醫生APP上,通過線上問診,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真實醫生,把兩位“醫生”連接起來。

當然,線上問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線上問診的痛點就是,它畢竟不能代替真實的診療場景,只能做輕問診,而這個線上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就交給互聯網醫院。”珠海健康云市場總監茍思瑤接受采訪表示。
據動脈網蛋殼研究院統計,截止2018年11月,全國落地運營的互聯網醫院已經擴充到約119家。茍思瑤表示,互聯網醫院是健康云未來3年內大力發展的業務,目前健康云已與海南政府合作籌建了一家互聯網醫院,年初很快將會正式上線。
“做醫療的人,都是帶著情懷去做的。每次看到醫院黑壓壓的人群,我能深切的感受到這種就醫壓力,希望未來互聯網醫療的發展能夠最大化幫助緩解就醫難的局勢。讓每個家庭都能有自己的家庭醫生,當遇到健康問題時都可以找到合適的途徑去解決,而不是病急亂投醫。”茍思瑤這樣描述珠海健康云的未來使命。
轉自:關注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