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電網推出27項舉措服務經濟穩定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2-09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2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南方電網公司近日發布《南方電網公司服務經濟穩定發展的重點舉措》(以下簡稱《舉措》),圍繞堅決扛起電力保供政治責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8個方面,推出27項重點舉措,充分發揮電網企業戰略支撐作用,更好服務“六穩”“六保”工作,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貢獻。


      全力以赴保障電力供應 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用電需要


      2021年,南方五省區用電需求旺盛,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1.1%。南方電網公司預計2022年南方區域用電將繼續增長,目前南方區域水電蓄能及電煤庫存充足,今年春季電力供應穩定充足,但全年電力供需形勢仍然偏緊。


      南方電網公司堅決扛起電力保供政治責任,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滿足人民群眾用電需要。《舉措》提出,積極發揮電網資源優化配置平臺作用,加強全網電力供應能力統籌,強化省間余缺互濟,優化電網運行方式安排,全力以赴保經濟增長、保社會穩定、保民生用電、保電網安全,深入做好產業鏈供應鏈及重點行業用電保障,堅決防止拉閘限電。


      全力推動能源供應能力提升。《舉措》提出,推動構建南方五省區電煤氣運協調聯動機制,協調政府主管部門及發電企業做好煤炭、天然氣增產增供。推動支撐性調節性火電建設,優化電源結構,提高頂峰能力。加大水電蓄水力度,合理控制水位,提升電網運行調控能力。全力保障5000萬千瓦新建機組及時并網發揮效益。


      目前,南方電網公司正加快推進電源送出工程、抽水蓄能電站等保障電力供應重點項目建設。比如,作為廣東目標網架重點項目,大灣區中通道、南通道直流背靠背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建成后將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安全提供更加堅強的電力保障。據悉,大灣區中通道工程已進入投產前的調試階段,將于3月30日建成投產;南通道工程已進入電氣安裝關鍵期,將全力確保在5月30日順利投產。


      《舉措》還提出,南方電網公司將全力確保電力有序有效供應,加快推進需求側響應能力建設,逐步擴大需求響應規模,全力確保大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確保黨的二十大、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大活動保供電萬無一失。


      “十四五”將投資超6200億元 重點投向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領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舉措》提出,南方電網公司將積極服務擴大內需戰略,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十四五”投資將超6200億元,重點投向“兩新一重”、電力保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加快“十四五”規劃項目落地實施,充分發揮電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實現“雙碳”目標作貢獻。據悉,今年固定資產投資將繼續保持在1000億元以上的水平。


      南方電網公司將科學有序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高效建設新能源接網專項工程,實現新能源“應并盡并、能并快并”,加快推動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和分布式能源就近開發利用。


      去年底,我國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清單發布,南方電網公司6個項目入選,建設規模合計1170萬千瓦,將在今明兩年陸續投產。


      《舉措》提出,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支持煤電機組清潔高效靈活性改造,加快推動已核準在建煤電、氣電及核電提前投產,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推動清潔能源在全國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在構建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大背景下,必須充分發揮儲能系統雙向調節作用。《舉措》提出,南方電網公司將積極推進儲能規模化發展,年內全面投產廣東梅州、陽江抽水蓄能電站,推動建設廣西南寧及廣東惠州中洞、肇慶浪江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加大電化學等新型儲能業務布局,推動首批百兆瓦級電網側獨立儲能開工建設,建成投產一批電源側、用戶側儲能項目。


      《舉措》提出,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重點業務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深入研究新型電力系統智能調度控制技術。深化全域物聯網數據融合應用,打通源網荷儲各環節、發輸變配用全過程。


      南方電網公司將圍繞主責主業優化業務布局,更好促進經濟循環和產業鏈暢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業務,保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強度,年內新增充電樁1.8萬個,海南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一張網”建設取得實質突破。強化與智能車企、動力電池企業業務合作,在車電分離、車樁一體化等領域推動多元商業模式探索取得新進展。拓展電能量數據應用,構建電—碳產業鏈增值服務等。


      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 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促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舉措》提出,南方電網公司將持續抓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范區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重點舉措落實,按期投產閩粵聯網、廣東目標網架、對澳送電第三通道等重點工程,深化粵港澳電力合作,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電網。


      南方電網公司將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加快推進海南500千伏主網架、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及清潔能源島合作項目,加快建設海南新型電力系統研發中心。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時代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提升西部地區電網發展質量,加快廣西全區“一張網”建設,打造央地融合示范區;落實貴州大數據戰略,加大新基建力度,推進電力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對云南綠色能源發展支持,促進與周邊國家電力互聯互通,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國家級示范區。


      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舉措》提出,深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抓好云南迪慶、廣西東蘭等地區幫扶協議落實,推動省域幫扶平臺實體化運作。扎實推進現代化農村電網建設,做好屋頂分布式光伏等農村新能源配套電網建設,提升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水平。用好南網知行教育發展基金,面向脫貧地區農村學校新建不少于100間“南網知行”書屋。


      南方電網公司將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舉措》提出,全面深化瀾湄區域電力合作,推動成立瀾湄區域標準聯盟。加快中老、中緬等周邊國家電網互聯互通,推動中老合作輸電網項目實質性運營,積極擴大滇境電力貿易。


      南方電網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大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造用電營商環境示范標桿,2022年基本建成現代供電服務體系。《舉措》提出,高標準推行“三零”、“三省”服務和“四辦”(主動辦、線上辦、聯席辦、一次辦)舉措,進一步壓減辦電時間和成本,廣州、深圳“獲得電力”持續保持全國領先,大灣區核心城市進入標桿城市行列。提高“南網在線”用戶覆蓋率,持續擴大居民客戶“刷臉辦電”、企業客戶“一證辦電”應用范圍。


      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面實行粵港澳大灣區地市報裝容量200千瓦及以下、其他地區報裝容量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推廣公共數據資產憑證,發揮電力大數據優勢,加強與金融機構在資信、數據等方面合作,提升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規范做好中小微企業代理購電服務。


      《舉措》還提出,南方電網公司將高質量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堅決貫徹電力體制改革新部署新要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南方電網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

      南方電網發布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

       5月23日,以“智慧能源創美好生活,開放透明傳南網情深”為主題的南方電網公司2018年社會責任報告、綠色發展年刊發布會暨2019年國企開放日(社會責任周)活動啟動會在廣州舉行。
      2019-05-30
    • 南方電網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脫貧

      南方電網定點扶貧縣全部實現脫貧

      5月16日,云南省政府批準維西等31個縣(市、區)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退出貧困縣序列。此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已于5月9日批準東蘭等21個縣(市、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南方電網兩個定點扶貧縣——廣西東蘭縣、云南維西...
      2020-06-03
    • 南方電網13項措施加快構建現代供電服務體系

      南方電網13項措施加快構建現代供電服務體系

      日前,南方電網公司印發《南方電網公司現代供電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圍繞如何構建用電用能產品體系、構建前中后臺業務架構、構建市場化運營機制、推進客戶服務數字化轉型等四個方面提出了13項具體措施
      2020-10-29
    • 南方電網公司《202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南方電網公司《202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2020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這是南網連續第14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是《報告》連續11年獲得五星級評價。
      2021-07-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