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成渝樞紐重慶數據中心集群的中國電信云計算重慶基地,在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通過資源循環利用和精細化管理兩大舉措,有效推進數據中心綠色低碳運營。
目前,中國電信擁有多個作為東數西算節點工程的信息園,園區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將作為信息通信行業的標桿,引領行業走出智能低碳發展之路。
信息通信業持續助力節能減碳
在全國節能宣傳周上,信息通信業的減碳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近年來,我國信息通信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探索出一條節能減碳的道路。工信部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盡管信息通信流量和電信業務總量呈爆發式增長,電信業用電規模卻基本維持在全社會用電總量的1%左右,單位電信業務量和單位信息流量的能耗年均降幅保持在20%以上。
5G、數據中心等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推動著傳統行業的節能減碳。據測算,每TB信息流量可助力社會減排115千克二氧化碳。
總之,信息通信業賦能綠色中國建設,可謂任重道遠。
中國電信自研平臺智賦低碳
其實,作為東數西算節點的大型數據中心本來是能耗大戶,而運營商之一的中國電信卻走出了用智慧賦能低碳,助力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不僅僅是,中國電信云計算重慶基地,近年來,中國電信多個數據中心都在致力于綠色低碳的發展模式。
在西部,中國電信云計算貴州信息園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在運營期間,探索建立了一套自主的節能運行體系。通過末端空調送風改造、智慧AI試點、智慧化園區智能邏輯控制等項目,能效大幅提高。園區年均PUE低于1.35,年節約電量上千萬度。如今,中國電信天翼云用戶大量落戶到此,它將以優質云計算能力和先進能效服務社會。致力于探索建立節能運營體系,打造云計算綠色信息園,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向著“積極構建綠色低碳,賦能千百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愿景奮力前進。
在北部,中國電信云計算內蒙古信息園也致力于打造綠色低碳數據中心,實現綠電占比近70%,開拓由“低”碳到“0”碳到“負”碳的科技創新之路。園區充分利用自然冷源、機房氣流組織優化、中水循環技術、余熱回收技術、間接蒸發冷卻技術、高效變頻技術、中國電信240V高壓直流專利技術等多措并舉,提質增效,年均PUE值達到1.27,最優機樓年均PUE達到1.19,開拓由低碳到0碳到負碳的科技創新之路。
中國電信引領產業綠色發展之路
數據中心的低碳建設,只是中國電信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的冰山一角。
從宏觀角度來看,綠色低碳發展本就是中國電信“云改數轉”戰略的重要內容;其次,中國電信在加大在綠色低碳方面的科研攻關力度和關鍵資源投入,也將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再者,以數字技術賦能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的案例,也從側面體現了中國電信將持續圍繞環保角度提升服務品質的決心;最后,不得不說的是,綠色應用更彰顯了中國電信的社會責任,為數字經濟的綠色發展賦能,也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貢獻行業力量。
業內專家指出,要利用信息通信產業在節能減碳中的杠桿效應,撬動更多行業和領域更廣、更快地實現節能減碳。中國電信綠色低碳發展之路不正是給信息通信行業帶入了節能環保的正能量嗎?中國電信的綠色行動將引領產業鏈更注重社會責任,共同為東數西算工程的節能助力,更是為共建我們的綠色家園發力。(陳洲)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