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經常要從大麻袋里尋找某個貧困戶的扶貧手冊,工作量非常大,現在只需通過中國電信的精準扶貧手機App,貧困戶的信息便一目了然。”亳州市譙城區馬元社區黨總支書記郭俠一邊介紹社區目前的扶貧狀況,一邊帶領我們進入貧困戶家中。
亳州市地處安徽西北部,人口700多萬,是典型的農業大市,下轄三縣一區全部是省級以上扶貧開發重點縣區。其中,利辛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渦陽縣、蒙城縣、譙城區是省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亳州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8萬。目前,全市仍有貧困村114個,貧困人口23萬。
精準扶貧是新時期黨和國家扶貧工作的精髓和亮點,中國電信充分發揮優質網絡覆蓋廣的資源優勢,結合亳州扶貧工作實際情況,以扶貧大數據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手段,開發了市、縣、鎮、村、貧困戶五級互聯互通的精準扶貧信息平臺,該平臺為扶貧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支撐,為“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技術手段,促進了扶貧工作的精準開展。
大數據顯威 貧困戶“一個不能少”
如何精準定位每一個貧困戶?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精準幫扶?為此,中國電信亳州分公司和亳州市扶貧局合作,打造了精準扶貧大數據服務平臺,利用中國電信互聯網、LBS位置服務、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亳州市扶貧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助力精準扶貧。
在亳州市譙城區精準扶貧大數據服務中心,中國電信亳州分公司政企客戶部副主任楊浩介紹:“我們任意選擇一個貧困戶,點擊貧困戶姓名,可以直接查看貧困戶的詳細信息,包括家庭情況、收入情況、生產生活條件、幫扶責任人、幫扶進度等,精準到縣里的每一個貧困戶,甚至貧困戶的腰圍、鞋碼等信息我們也進行了收集。”
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不僅實現扶貧工作全流程數字化,還改變了以往扶貧不成體系,碎片化的情況。解決了不同行政區劃間數據不兼容的問題,實現全市對扶貧結對關系和結對過程的統一管控。通過對貧困村、戶、人口的統計分析,扶貧幫扶成效分析,全市數據集采、匯總分析,為制定精準扶貧決策提供了有效支撐。
云計算支撐 扶貧進程有保障
據我們現場了解,通過中國電信精準扶貧信息化平臺,扶貧干部不僅可以實時查看亳州市貧困人口總戶數、總人數,還可以通過平臺的定位功能,實時查看亳州市各貧困村的情況。平臺還實現了與政務大數據的對接,使得數據公開透明、溝通渠道暢通,貧困戶享受扶貧政策也更加方便快捷。
精準扶貧信息平臺全市統建、鄉鎮共享、數據匯聚、業務分級,全市貧困戶信息集中展示,分級管理;扶貧項目信息、項目進度、實施過程和成效情況統一管理、分級展示;扶貧結對關系和結對過程統一管控。
“一個扶貧干部對應兩到四個扶貧對象,他會把貧困戶的需求上傳到平臺上。每個扶貧戶都有自己的資料卡,在需求完成度那里會顯示未完成,等到完成后,再通過App修改狀態為已完成。”中國電信亳州分公司政企客戶部主任王俠解釋大數據平臺的基礎信息維護功能。
基礎信息維護功能主要是對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扶貧相關數據進行采集、維護、管理和統計,并動態跟蹤貧困戶的貧困情況,通過大數據平臺的云計算,能夠對扶貧進程有一個充分的掌握,扶貧進程實時展現,從而可以及時調整扶貧政策。
信息化助力 扶貧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王俠介紹說:“我們的精準扶貧平臺高度信息化,實現了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平臺全方位、全過程動態實時監管貧困戶基本情況、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各項措施落實情況,智能統計分析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客觀反映幫扶成效,實現脫貧攻堅全過程信息化、精確化動態管理,為各級黨委政府提供了管理抓手和決策依據。
對于扶貧工作人員來說,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通過手機客戶端,我們可以對扶貧數據進行現場查詢、修改、采集、錄入,隨時掌握自身工作開展情況,快速高效落實扶貧任務。過去僅數量巨大的扶貧手冊的保管和記錄這一項工作就很令我們頭疼,現在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輕松解決。”亳州市譙城區馬元社區黨總支書記郭俠說。
中國電信安徽公司已在亳州、宿州、銅陵等7個地市、15個區縣建設了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臺,服務貧困人口約100萬,為各級扶貧主管部門的動態管理、科學決策和精準考核提供了有力支撐。在信息扶貧方面,對貧困戶采取特殊優惠,提供超清電視、4G語音、流量服務和扶貧信息終端等信息扶貧項目,消除信息鴻溝,貧困戶通過iTV電視屏幕和扶貧信息終端,能及時接收扶貧政策、產業扶貧清單、生產技術、黨員遠教等信息。目前,已面向亳州、黃山、六安、宿州、滁州、石臺等地市和區縣提供服務,覆蓋超過6萬貧困戶家庭。(申云亮 高飛躍)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