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閉塞的山鄉,如今“網路”暢通發展迅速;昔日鄉民面朝黃土背朝天,如今數字技術落地廣袤鄉間;昔日遠近“聞名”的窮山村,如今蛻變成風景宜人的生態文明村。
這十年,在中國電信的助力幫扶下,廣大脫貧地區發生巨大的變化。通信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數字技術遍地開花,通信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得到有效解決,越來越多的農牧民享受“數智”時代的便利。
有一種“跨越山海”叫“村村通寬帶”
據工信部透露,目前全國已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快速高效的網絡將一個個村莊與世界相連。
廣東臺山市茫洲島是川島鎮唯一有居民的島外島,這里遠離陸地,茫洲村曾是臺山唯一一個無法正常通信的行政村。變化從2008年開始,中國電信14年來持續開展該島通信基礎建設,組織網絡改造升級,成為唯一在茫洲島建成基礎通信網絡的運營商。光纖寬帶順利連入每戶家庭,村民動動手指,就能從孤島連接全世界。
茫洲島折射出中國電信傾情助力鄉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十年巨變。據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電信現已實現農村地區光纖網和移動網覆蓋率達99%以上,建設推出專有行業云,優化布局1.3萬個鄉鎮分局和10萬多個農村服務網點,逐步構建起完善的“云、網、邊、端、安”一體化、智能化、專業化的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和運營服務體系。
有一種“跨越山海”叫“科技助農”
產業是支撐脫貧工作的基礎,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果樹成熟了,我們再也不用聘請工人頂著蟲叮蚊咬睡在果園里照看,只需要坐在辦公室的大屏前,就可以隨時掌握整個果園全貌。”湖北武漢黃陂區蔡榨街鳳凰寨農莊總經理龔元義高興地說。
AI助力果園管理只是中國電信助力數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十年間,伴隨光纖入戶、4G、5G網絡不斷開通和覆蓋,一條條“云端上的信息路”,中國電信一大批“高大上”的數字技術“黑科技”逐步落地廣袤的“黃土地”,走進了田間地頭,讓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變身成為“新農人”。用數字打通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推動產業數字化,成功實現鄉村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有一種“跨越山海”叫“資源互融”
在四川,鹽源的中小學生能夠通過遠程系統與成都名校師生同上一堂課。中國電信對民族中學、民族小學運動場、綜合樓、實驗室進行翻新改造,并開通“同步課堂”,讓2000余名學生可以無差別地享受一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
在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一位高齡患者在市人民醫院遠程會診后激動地說:“這要是以前,絕對不敢想的,在自己家門口,就可以見到遠在幾百里外的醫生專家,真的要感謝市醫院,感謝電信公司!”這套由中國電信六安分公司與六安市人民醫院共同建成的5G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已經服務大灣村民近百人次,為曾經的貧困村徹底解決了“看病遠、看病難”問題。
智慧課堂、遠程醫療……如今的中國,數字化、信息化,已經融入中國鄉村生活的場景。十年以來,中國電信整合各方力量推動優質資源,讓偏遠的小村莊也能與世界同步,與時代同行。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中國電信沖鋒號角再次吹響。站位新時代、立位新擔當、落位新作為,中國電信將繼續以更加昂揚的姿態譜寫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美麗新篇章。(葉菁)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