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果(金)南部盧阿拉巴省科盧韋齊市的卡巴達村,一所設施功能齊全、辦學條件一流的工業技術學校拔地而起,為當地開辟了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新路徑,讓卡巴達村的很多青年人不出家門就能學習電工、汽修等專業技術,畢業后擁有一技之長,進入大型企業端上“鐵飯碗”。
“感謝中國朋友,在這里幫我們建設了一所這么好的學校,非常棒,讓我們可以在良好的條件下學習,畢業后我相信自己學的技術,能夠找到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讓家里過上好日子。”已經在這所學校完成第一學年學業的學生恩戈伊興高采烈地說。
自卡巴達村成立以來,一直沒有一所專業的技術學校,村里的孩子們想要繼續深造、掌握技能、拓寬就業,只能到十幾公里之外的科盧韋奇市或者更遠的學校。通往科盧韋奇的道路崎嶇坎坷,苦于路途和學費,許多青年對進修望而卻步,早早地開始打零工補貼家用。“以前大家初中畢業之后好多同學都不想讀書了,或者是選擇出去打工了。但由于沒有特長,到處碰壁,工資很低,只能從事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低端工作。能有一所不出家門就能學習專業技能的職業技術學校是我們這里很多年輕人的期盼。”恩戈伊心說出了很多當地年輕人的夢想。
幫村當地青年實現夢想的是中剛合資的華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由中國中鐵、中國電建等中企與剛果礦業公司共同發起成立。長期以來,該公司是卡巴達村的好鄰居。“華剛礦業一直是我們的好鄰居,每次我們有困難的時候,他們都能及時趕到,幫助我們。”卡巴達副村長卡巴西在接受當地電視臺采訪時說。
得知卡巴達村的年輕人希望擁有一所自己的學校后,華剛礦業將建設卡巴村工業技術學校列為《社會責任書》實施的第一個項目。2021年10月,項目正式開工。該學校分兩個階段建設:第一階段投資125萬美元,包括教室、機械實踐室、電力實踐室、校長辦公室、教師辦公室、水塔等附屬設施;第二階段投資20萬美元,為學校提供文教設備。
據了解,華剛礦業僅用10個月時間就完成卡巴村工業技術學校第一階段建設,2022年8月實現招生,現有學生206人,設有電力和汽修兩個專業,已經逐漸成為卡巴達社區重要的技術技能人才培育基地。“我在教育行業深耕多年,當我見到這么多間教室和空間的大型學校,非常驚嘆!感謝我們的伙伴華剛礦業,中國朋友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投資建設了這所工業技術學校。當我們需要設備的時候,今天就收到了焊接機、發電機、變流器、電壓表、電流表、電工工具等實踐課器材,還收到書包、文具盒等一大批教學文具,用以表彰優秀學生,謝謝華剛礦業!”校長愛德蒙在今年第一學年結業典禮上由衷地說道。這一天,華剛礦業向學校交付了一批文教設備和贈送了學習用品。
華剛礦業還與卡巴達工業技術學校經常性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豐富課程教學形式,分享技術技能知識,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該校師生多次來到華剛礦業的220kV變電站、汽修廠工作現場學習,公司派出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擔任講師,進行理論授課和實操講解,并就工作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師生進行深入探討交流。“感謝華剛礦業為我們的學生提供了這么好的實踐教學機會,讓我們的學生從工作現場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對提高學生們的專業技能真的是太有用了!”活動結束后,校長埃德蒙對華剛礦業提供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表達衷心感謝,希望繼續深化與華剛礦業的合作交流,定期組織參觀學習實踐活動,持續推動產教融合和實用型人才建設。
在卡巴達村,除了這援建的這所技術學校,華剛礦業還幫助社區修建了籃球場、足球場、農貿市場、村政道路、供水系統和教育設施,捐贈并安裝了500千伏安箱式變電站,送去了拖拉機、播種機等農業機械化設備和玉米種子。卡巴達村長迪庫彼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激動地說道:“只要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華剛礦業從不會缺席,總會積極響應,已經為卡巴達村實施了多個項目,華剛礦業是我們永遠的朋友。”(王建國 趙久春)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