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招商局集團在蛇口海上世界舉辦為期三天的消費幫扶豐收節,27°農蘄茶首發上市,面向公眾推廣來自招商局幫扶湖北蘄春生態茶園的“新生綠茶”。當前,招商局集團立足鄉村振興戰略需求,持續探索多元模式創新,通過實踐沉淀可復制的經驗,助力鄉村實現可持續發展新突破。
全產業鏈賦能:“27°農”打造助農模式
“十三五”脫貧攻堅期間,招商局集團創新提出“創品牌、建平臺、促產業”的產業幫扶思路,于2018年開始打造 “27°農”消費助農品牌。該品牌由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注冊并持有,招商海通旗下招商食品專業團隊運營,通過深入欠發達地區田間地頭甄選特色農產品,優化生產端種養水平,以供應鏈+平臺模式有效提升幫扶地區農產品品質,改善價值鏈,提升消費體驗,并上架微信小程序、招商局“福有招”等平臺,提高品牌溢價,促進消費者參與。
目前,“27°農”已開發湖北蘄春、貴州威寧等17個脫貧地區的百余款助農產品。例如,招商局持續支持蘄春茶產業進行有機化改造,通過產地技術指導、供應鏈整合、品牌打造等系統性幫扶措施,如今,大別山三千畝生態茶園已達到“零農殘”標準,煥活新生,帶動當地農戶持續增收。
創新業態融合:“農業+文旅+直播”賦能鄉村振興
近日,招商局集團旗下長航集團與湖北農業發展集團共同打造“‘櫻’為‘蝦’相逢”的助農直播專場在“長江榮耀”游船正式啟幕。活動期間,直播間累計吸引424萬觀眾互動,有力帶動湖北特色農產品銷售。招商局集團以旗下綠色游船標桿項目“長江榮耀”游船提供場景支持,湖北農發集團發揮農業產業鏈優勢,共同打造沉浸式農旅特色場景直播,實現產業資源協同,為地方特色農產品搭建城市消費新窗口。通過“農業+文旅+直播”模式的創新實踐,將農產品供應鏈與城市文旅場景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開辟了市場化路徑。
文化產業雙振興:“非遺保護+產業幫扶+消費幫扶”助力縣域發展
2024 年,招商銀行投入244.25萬元在永仁縣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項目,為4所學校搭建舞臺、購置彝族服飾樂器等,全年開展活動262場次,參與人數達1.85萬。在產業幫扶上,累計投入260萬元建設武定縣彝繡文化創意產業基地、車間和繡坊,構建“基地+企業+車間+繡娘”模式。2019年至2024年,通過工會采購助農產品累計金額達1.12億元,幫助銷售產品1687.76萬元,幫助5000多彝族繡娘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通過“非遺保護+產業幫扶+消費幫扶”三位一體模式,招商銀行激活了彝繡的經濟價值,更實現了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深度融合。
招商局集團通過多元消費幫扶模式,激活鄉村內生動力,帶動產業升級與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提供經驗,助力城鄉聯動可持續發展。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