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近日在《2019年環境保護公報》(以下簡稱《環境保護公報》)發布會上宣布,2019-2020年,中國石油計劃在目前已經達標的基礎上,再投入319億元,重點部署“十大”污染防治工程。
《環境保護公報》披露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石油的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7.9%,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7.0%,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7.6%,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7.2%。
據了解,這是中國石油連續20年主動對外發布《環境保護公報》。此次發布的《環境保護公報》從綠色能源、環保管理、央企擔當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中國石油在環境保護領域內的成就和發展。
中國石油集團質量安全環保部副總經理周愛國在發布會上同時表示,到2020年,中國石油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體制機制將不斷完善,綠色低碳發展及智慧監管能力顯著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水平走在中央企業前列。
供給清潔能源 在源頭上減少污染
《環境保護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石油清潔能源供給能力同比全面提升。2018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產量達1380.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9%,引進海外管道天然氣、LNG向社會供應天然氣1724.2 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6%。
截至2019年5月30日,中油國際管道公司已累計進口天然氣超2900億方。據測算,這些天然氣相當于替代燃煤3.86億噸,為我國減排二氧化碳 4.12億噸、二氧化硫 638萬噸,相當于植樹超過41億棵,相當于螞蟻森林兩年時間為地球種樹量的812倍。中油國際管道公司是中國石油海外油氣管道建設、運營的專業化公司。
此外,自2019年1月起,中國石油每日向市場投放30萬噸國Ⅵ標準汽柴油,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
正是這些從國外引進的天然氣和在國內生產的天然氣,讓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不斷攀升,2020年將達10%以上。
污染治理 達標卻不停步
《環境保護公報》顯示,2018年,中國石油積極響應并落實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有關部署,在《污染物排放達標升級計劃》基礎上,組織制定了《污染治理升級方案》,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
憑借在綠色低碳發展和污染減排方面的優異表現,中國石油連續八次當選由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評選的“中國低碳榜樣”企業。
四川石化就是煉化企業解決污水處理的一個縮影。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首個特大型石油化工企業,四川石化讓污水不污,綠水長流,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水污染防治堅持“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將各環節的污染物都控制在最低水平,所有排放都符合甚至優于國家標準要求。
“我們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落入廠區的雨水全部進行收集后,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則,進行分質處理,實現了廢水回用,有效預防對社會環境的污染。”四川石化安全環保處副處長王剛介紹道。
四川石化取得如此成績,得益于中國石油幾十年清潔生產管理經驗和采用法國蘇伊士集團提供的污水處理綜合解決方案,同時也最具成本效益。
資源開發 主動為生態保護讓路
《環境保護公報》顯示,中國石油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環保優先。石油開發退出自然保護區,就是中國石油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8年12月16日,“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油田生產退出現場驗收交接儀式”舉行。這標志著這里將不再有任何石油工業生產活動,盡管這片保護區的地下仍然蘊藏著至少一千多萬噸石油。
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縱貫準噶爾盆地東側,這一區域的石油勘探開發始于20世紀50年代。此前,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在這里已形成近7萬噸原油的年產量。
“雖然我們就是生產石油的,但我國已經進入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新階段,我們石油企業要做出榜樣,甘愿為生態保護讓路。”退出儀式上,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安全環保副總監凌立蘇說。
據負責退出驗收工作的中科院新疆分院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康說介紹,現在,保護區原始性和自然性幾乎接近純自然的狀態。
2019年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石油開采退出新疆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逐步恢復”列入“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2月2日,石油開采退出新疆卡拉麥里山自然保護區名列于國務院公布的“2018年中國自然保護地十件大事”之中。
2019年,中國石油將認真落實“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環保優先”的理念,繼續加大天然氣保供和清潔能源發展,全面提升環境保護管理專業化能力,將優秀的環保績效作為我們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公司高質量發展之中。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