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縣城僅5公里、車程僅10分鐘的古感村蘇烈屯,由中國大唐援建的大化縣異地扶貧開發養羊基地已初具規模,兩座2000平方米的扶貧養殖車間,山羊總數已達到1600只。目前,這一種羊專業合作社正在申請縣級種養循環農業示范區。
為幫扶大化縣北景鎮板蘭村盡早脫貧,中國大唐集團第一期投入資金100萬元建設飼料加工廠,不僅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也讓大化鎮周邊貧困戶受益。“養殖車間建成后,將帶動板蘭村108戶貧困戶705人受益。”大化縣副縣長王丹華說道。
以“大化縣蘇烈屯源豐種養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異地扶貧車間是中國大唐定點幫扶大化縣的一個縮影。2015年以來,中國大唐先后投入5450.76萬元資金,用于幫扶大化縣發展種養殖產業、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援建教學樓等。截至今年10月25日,大化縣北景鎮安蘭村、板蘭村脫貧主攻項目已全面見底見效,“兩村”貧困發生率均達標。今年將確保大化縣兩個極度貧困村——安蘭、板蘭兩村提前脫貧出列,將有353戶2053人脫貧。
異地幫扶 探索扶貧新路子
大化縣屬喀斯特地貌,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和深度貧困縣。2018年底,大化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9萬人,貧困發生率為14.38%,其中,安蘭村、板蘭村更是“極度貧困”中的“極度”。
板蘭村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山多地少,扶貧車間建設條件惡劣,發展養殖產業困難重重,在考察周邊環境后,大唐廣西分公司創新開啟異地扶貧車間全新產業發展模式,援建的異地扶貧車間位于大化鎮古感村蘇烈屯,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飼料資源豐富,是肉羊養殖的最佳場所。“這里雖然是大化鎮的土地,但是羊場和肉羊卻是板蘭村的肉羊養殖基地,這是肉羊產業的一大亮點,也是中國大唐產業扶貧的一個新舉措。”中國大唐集團派駐板蘭村第一書記韋慶糾說。
“合作社購買1600只肉羊給108戶貧困戶(戶均15只羊),貧困戶把羊統一放到養殖場由合作社代養,一年后賣出肉羊,賣出的羊減去購買成本后按利潤分配,貧困戶占70%,合作社占30%左右,把養殖場建在他們的種羊基地,也可以實現科學養殖,每戶貧困戶每年可以有上萬元收入,既有穩定收入,又可以不愁吃穿。”王丹華說。
在安蘭村中國大唐扶貧基地可以看到,扶貧車間養殖的山羊及鴿子在基地集中統一管養,每個車間日常管理由兩人組成,固定管理員及輪值管理員各一人。致富能人任固定管理員,其余參與聯建聯養的農戶作為輪值管理員,按輪值表輪流參與日常管理,以60元/天支付養殖勞務費。村民有了收入,不用出去打工,生活質量也有了提高。
特色養殖 科學謀劃產業布局
除了建設種羊扶貧車間,中國大唐還根據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因地制宜、適需對路地科學謀劃產業布局。
種植產業方面,幫扶安蘭村、板蘭村建設46個種植基地,用來種植安蘭李、毛葡萄和象草,均已完成種植;養殖產業方面,幫扶兩村建設31個養殖扶貧車間,用來養殖七百弄雞、肉鴿、努比亞羊、七百弄羊和肉牛;車間運營方面,“兩村”注冊成立8個專業合作社管理扶貧產業,通過扶貧車間及基地的帶動作用實現產業全覆蓋,與379戶貧困戶簽訂了合作協議,產業扶貧100%掛靠貧困戶。
“按產業收入測算,貧困戶能夠達到自治區‘八有一超’脫貧收入標準,并為2020年穩定產業收入打下良好基礎。”韋慶糾說。
卡腮屯毛葡萄種植基地于2016年底開始種植,種植面積為80畝,由中國大唐集團援建,資產歸屬板蘭村集體所有,扶貧車間納入8戶貧困戶并組建專業合作社開展種植。每年收入扣除肥料、輪值管理員工資等成本費用后,剩余凈利潤進行分紅。其中貧困戶、致富能人、村集體經濟分紅占比分別為80%、15%、5%,實現共同增收。
產品有了,怎么賣出去,這又變成擺在村民面前的難題。
中國大唐通過創新開展“黨旗引領·私人訂制”系列幫扶行動,45.25萬元資金用于幫扶貧困戶購買種苗,推動“消費扶貧”和“產業扶貧”首尾相連、無縫銜接,最終實現持續穩定地帶動貧困村脫貧增收。2018年,大唐廣西分公司購買農產品516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13.66萬元。截至今年10月底,購買農產品159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54萬元。
教育扶貧 扶貧先扶智
板蘭小學地處大化、巴馬、東蘭三縣交界處的中心地帶,周邊6個外縣外鄉村屯的適齡兒童紛紛到該校就讀。因這里自然環境惡劣,石多地少,生產條件落后,為了生計,許多家長都選擇外出務工,學校留守兒童多。了解到情況后,中國大唐捐資30萬元、捐贈3000套“大唐校服”,結束了學校無校服歷史。
眼下,中國大唐投入678萬元建設的大化縣民族新城中學綜合教學樓已經基本竣工,投入100萬元設立“大唐獎學基金”,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投入80萬元用于幫扶大化縣2019年“雨露計劃-助學工程”,資助大化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大學生。組織“大唐啟明星課堂”講師隊伍到定點幫扶村學校開展科普講座,公司系統擔任啟明星講師人數已達76人次,課堂覆蓋師生676人,進一步拓展貧困學生的觀念和視野。
瞄準大化縣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需求和貧困群眾轉移就業的需要,近5年來,大唐廣西分公司累計招收廣西區域大學畢業生193人,為區內貧困家庭提供“勞務工作”崗位1000多個。
安蘭村貧困戶石登富多年來住的是危房,喝的是山塘悶水,一年正常缺水3個月,因文化不高,沒有就業門路,家庭一直很困難。大唐幫扶安蘭村后,工作隊幫他聯系到危房改造指標,建好了房子,另外建設了一個60立方米家庭水柜,解決了飲水難,喝上了放心水。“我參加了中國大唐的電工培訓,目前在巖灘公司務工,一個月2500元,有了穩固收入。通過村級‘雙認定’,已經達到了脫貧標準。”石登富說道。
不僅僅是在產業扶貧,中國大唐“精準幫扶”涵蓋從基礎設施援建、產業扶持、教育扶貧、消費扶貧到電力扶貧等諸多迎戰脫貧攻堅的方法。“在電價扶持上,巖灘公司每生產一度電就拿出1.94分錢用于處理庫區移民后期扶持,僅2015年就向政府提供了近1.6億元專項資金。”巖灘水電公司黨委書記張重汶說道。
截至目前,中國大唐定點幫扶安蘭、板蘭兩村新建及硬化道路1.7公里,受益群眾97戶308人;改造危房83座,惠及貧困人口605人;修建水柜206個,解決1170人飲水問題。中國大唐廣西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孫廣春說,未來,中國大唐還將繼續配合大化縣開發旅游扶貧項目,并加快在當地發展新能源項目,惠及更多困難群眾。(張龍飛)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