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及青海省政府要求,2010年至今,中國移動承擔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的對口支援任務以及全省11個村的定點幫扶任務。2020年4月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瑪沁縣正式脫貧摘帽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貧困戶全面“清零”。
發揮信息化優勢“網絡﹢扶貧”模式在青海落地
多年來,中國移動一直將精準扶貧作為義不容辭的重要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積極發揮信息化優勢,依托“1﹢3﹢X”體系框架的“網絡﹢扶貧”模式,積極開展各項扶貧工作,全力支持青海省脫貧攻堅。
“1”是指以網絡扶貧為主線,加大貧困地區網絡建設。截至2020年4月底,中國移動累計在青海省投資7億多元開展村村通電話、電信普遍服務工程,建設基站3000多個,覆蓋3000多個行政村、兵站,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村寬帶網絡覆蓋率達91%。瑪沁縣所有鄉鎮、寺院、學校、道路已全部覆蓋。資費扶貧套餐惠及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7萬人,讓利730萬元。
“3”是指加強組織、資金和人才三方面保障。構建“集團統籌、省公司主管、市州公司﹢扶貧干部抓落實”三級扶貧機制,發動全集團員工和廣大客戶共同參與扶貧。截至目前,累計向青海省無償捐贈扶貧資金1.3億元,累計選派51名扶貧干部奮戰扶貧一線。
“X”是指將網絡扶貧與教育、健康、消費等領域相結合。通過同步課堂等引入發達地區名師名課,促進教育均衡。通過網絡開展遠程診療,貧困戶足不出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資源。通過電商平臺促進青海優質農產品向全國快速銷售。
十年真情幫扶青海瑪沁縣終摘貧困帽
瑪沁縣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國家級“三江源”生態保護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年均氣溫-3.9℃,地處青藏高原黃河上游的山原、河谷地帶,交通不便,生存條件惡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14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497人,屬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
2010年以來,中國移動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實施扶貧項目共24個。一是幫助改善民生。針對自然水質不達標、群眾飲水困難的難題,開展“瑪沁縣雪山鄉扶貧供水工程”,新建飲水口、集水廊道、村級管網等設施,解決當地1300名居民飲水安全問題。二是推動產業扶貧。建設5000平方米的民族特色產業孵化發展基地,可培育孵化40家小微企業發展。三是助推教育扶智。建設拉加鎮寄宿制學校綜合教學樓,可容納230名學生;發揮信息化優勢,為全縣21所中小學建設多媒體教室、視頻監控和電視電話會議等信息化系統,在全縣7個學校部署“同步課堂”遠程教學系統,通過寬帶網絡引入北京、西寧等地的優質課程,促進教育均衡。四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建設瑪沁縣當洛鄉和拉加鎮衛生院,極大改善當地醫療設施水平;為瑪沁縣醫院升級現有HIS、LIS等醫療信息化系統,在縣醫院和8家鄉鎮衛生院部署云醫護、遠程會診等遠程醫療系統及相關醫療設備,協調引入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并下沉到村,惠及當地4萬農村居民。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中國移動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大對瑪沁縣等“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投入力度,全年將向瑪沁縣捐贈扶貧資金約2000萬元,并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力推動扶貧項目復工。一是繼續加大產業精準扶貧,實施瑪沁縣農畜產品物流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帶動瑪沁縣養殖、物流、倉儲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預計可吸納370戶貧困戶就業。二是實施村辦集體富民經濟產業項目,為35個村購置35輛垃圾自卸車,承接鄉鎮道路維護保養等工作,預計每年帶來110萬元穩定收益,可吸納就業70戶。三是實施生態畜牧業發展項目,發揮牧業優勢,實施賽什托村生態畜牧業合作社項目,預計每年可收入50萬元,通過項目分紅,可鞏固賽什托村72戶貧困戶脫貧成效,推動新農村建設發展。(宜欣)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