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冬季嚴寒依然存在,伊朗裝置開工負荷降低,未來兩個月進口難有增量,同時河北疫情導致運費上漲,內地貨源運往港口套利的成本抬升,因此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后市看多為主。
近期甲醇市場大幅下跌,主要原因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前期上漲過快導致下游盈利水平下降,部分傳統行業維持成本線運行,需求端跟進積極性難以提升;二是供應端有新增產能投產,神華榆林裝置在2020年年末順利投產,供應增加;三是近期河北疫情再次暴發,部分下游工廠被迫停產。但是考慮到冬季嚴寒依然存在,伊朗裝置開工負荷降低,未來兩個月進口難有增量,同時河北疫情導致運費上漲,內地貨源運往山東、港口套利成本抬升,因此繼續下跌空間有限,后市看多為主。
進口縮量
2020年12月份甲醇進口量在102.39萬噸,較11月下降8.29萬噸,跌幅在7.49%。對于2021年1月、2月份,我們預計進口量仍將維持較低狀態。
首先,從價格方面看,目前國內甲醇到岸價307.5美元/噸,而東南亞價格372.5美元/噸,歐洲425美元/噸,均大幅高于國內甲醇進口到岸價,存在套利空間,因此非伊朗船貨大多愿意去往中國以外高價區域獲利,改港及直接前往的船貨持續增多。
其次,受嚴寒天氣影響,去年12月下旬中東地區開始限氣,伊朗甲醇裝置運行負荷降至60%,后期有望繼續下降。東南亞大約有241萬噸裝置停車檢修,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亦有多套裝置停車檢修,因此國外甲醇產量后期將有所減少。
最后,從船期角度看,1月到港的非伊船貨開始縮減。預估1月份甲醇進口量在98萬—101萬噸,1月份出口量增多,預估在4萬—5萬噸,出口歐洲、東南亞等地。而2月份中國甲醇進口量依然難有明顯增量,國外部分高價區域提前直接或者間接采買2月份進口貨物,導致2月份中國非伊甲醇到港量仍舊處于相對緊縮的狀態。
庫存維持穩定
目前甲醇沿海庫存在117.01萬噸,整體沿海地區甲醇可流通貨源預估在25.3萬噸附近。去年11月中下旬,華東和內地部分區域套利窗口打開,12月份河南、山東和天津等地部分汽運和船運貨物抵達華東區域。另外,整體江蘇提貨量相對一般,江蘇封航2次對于進口船貨卸貨造成較大影響。內陸方面,中國甲醇主產區企業庫存呈現下跌趨勢。企業庫存目前僅能維持6天的生產需求,相比往年9天左右的正常情況明顯較少。
供需格局
從開工來看,目前甲醇行業開工略有下滑,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為69.40%。雖然江蘇、安徽、山東部分裝置穩定運行,但西北地區部分甲醇裝置臨時停車,導致全國甲醇開工負荷下滑。下游行業同樣開工下滑,不過相比較而言,下游需求端的下滑更為明顯,主要受制于盈利的下滑,前期甲醇價格上漲,除少數下游產品如醋酸盈利提升較為明顯之外,多數下游行業理論盈利皆有不同程度的萎縮,主力下游甲醇制烯烴華東地區主要裝置的去年12月份利潤較11月份減少近200元/噸嗎,跌幅近15%。
綜上,我們認為短期甲醇下跌趨勢難以持續,可擇機偏多操作。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