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南氣頭肥企向《中國化工報》記者表示,企業已無力承擔高氣價,化肥保供任務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為此,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將《關于西南地區天然氣化肥化工產業生存與發展問題的緊急匯報》以及《西南天然氣化肥企業希望下調原料氣價的呼吁》呈報給了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
據企業反映,2025年一季度,氣價已達近2.3元/立方米,而尿素價格卻不足1800元/噸,西南化肥保供企業戶均虧損超5000萬元,企業面臨裝置停產、技術骨干流失的風險。
不僅如此,近期氣頭企業接到供氣單位通知,今年天然氣價格還要繼續上漲,并要求氣頭化肥企業盡快簽訂年度合同,否則將影響用氣企業正常生產。目前盡管企業意愿不足,年度合同尚未簽訂,但氣價的上漲并未因此而改變。
數據顯示,2021年到2025年,西南地區化工用天然氣均價由1.75元/立方米左右漲到近2.3元/立方米,漲幅高達32%。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則是肥價一直在下跌。尿素出廠價已由2900元/噸降至1800元/噸左右,跌幅達近四成,西南地區天然氣化肥化工企業產銷價格已嚴重倒掛。
目前西南地區共有100余家氣頭化工企業,每年用氣近100億立方米。2024年,云貴川渝尿素產能約830萬噸,合成氨產能約1270萬噸。
對此,有人稱,即使西南氣頭化肥企業全部停產,其所空出來的市場份額也完全可以由煤頭化肥替代,而且煤價下跌也足以讓煤頭化肥長距離輸入所增加的運費忽略不計。
那么,西南氣頭化肥企業就真的可有可無了嗎?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及相關企業在向國家發改委呈報的文件中提到,西南天然氣化肥化工產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作為國家的戰略腹地,西南地區擔負著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略基地的重要任務。西南天然氣化工產業是國家上世紀五十年代就著手實施的重大區域性戰略布局,現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區域產業鏈條,是國家糧食安全、軍工安全、區域民生保障、西南“氣大慶”建設調峰穩產以及能源保供的重要產業鏈支撐,是國家和西南區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今年3月下旬,四川省經信廳、省發改革已經向工信部原材料司、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呈報了《關于懇請協調解決我省化肥保供企業天然氣供應問題的函》,重申了四川天然氣產業在承擔保障糧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對此,相關企業表示,西南氣頭化肥既有戰略價值,又有現實需求,希望國家對其生存發展多加關注,優化天然氣定價機制,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暫時性困難,為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留足時間和空間。(郁紅)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