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中國塑料產業大會(第十屆)在杭州舉辦。經過十年發展,中國塑料產業大會已成為期貨界和石化行業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品牌盛會。
此次會議聚焦當前塑料產業市場的風險管理與發展機遇,與會代表圍繞石化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總體思路、塑料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等行業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表示:“通過塑料期貨市場對現貨市場的價格引導作用,相關企業可以預判現貨未來的價格走勢和供需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生產銷售計劃,從而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增強了行業配置資源的效率,促進了塑料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進程。其中,大商所本著期貨市場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的理念,著力推動產融結合,不斷開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例如通過實施品牌交割制度,注冊品牌企業的市場認可度大幅提升,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他還透露,大商所最近還準備與工信部等有關部門共同研究建立一條龍式的商品期貨品種體系,擴大期貨品種,更好地滿足石化業對預期管理和風險管理的需求。
大商所理事長李正強表示:“今年的塑料產業大會是第十年,也是大商所與石化產業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10年。10年間,大商所在持續推進石化品種研發,為石化產業提供多種風險管理工具;積極夯實市場基礎,推動石化期現貨市場深入融合;積極適應石化產業現貨市場變化和國標調整,及時完善相關品種交割質量標準、調整地區升貼水、優化交割倉庫布局、探索開展保稅交割試點和注冊品牌交割等,促進石化期貨與現貨市場良性互動。”
中國石化聯合會副會長趙俊貴表示:“中國塑料產業大會從誕生之日起,就以促進產業和金融融合發展為鮮明特征,致力于打造石化產業與金融界交流、融合和發展的新平臺。10年來,隨著塑料產業風險管理需求的日益增長和塑料產業鏈品種的不斷豐富,塑料期貨市場的交易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我們不僅見證了中國塑料產業與期貨市場的大發展,更見證了塑料產業與期貨市場融合發展的豐碩成果。展望未來,期貨市場一定會為中國塑料產業由大變強插上金融的新羽翼,塑料實體經濟一定會攜手期貨市場共同走向繁榮和強大。”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何燁認為:“我國已成為世界塑料工業第一大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當前行業發展壓力依然較大,需要通過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加以解決。”
來自相關研究機構、塑料現貨企業、期貨公司及投資機構等的近400名業界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