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丁苯橡膠市場一反連跌2個月的下行走勢,開始掉頭向上。2月初,丁苯橡膠市場參考價12842.86元(噸價,下同),比1月初上漲242.86元,漲幅達1.93%。
“目前來看,丁苯橡膠受原料丁二烯小漲帶動,呈現上行走勢。但分析市場基本面,一方面天然橡膠不景氣,另一方面下游輪胎行業需求不旺,后市大幅續漲的可能性不大。”撫順石化丁苯橡膠工程師張文靜等業內人士作出如上判斷。
成本支撐不穩
“丁二烯作為丁苯橡膠的主要原料,其市場走向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丁苯橡膠市場走向。1月份,丁二烯上漲給予丁苯橡膠成本支撐。但后市來看,丁二烯上漲的根基并不牢固。”張文靜分析說。
據他介紹,今年丁二烯市場迎來一波擴能熱潮,必將給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分析丁二烯產能情況,從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近4年時間我國丁二烯市場無有效產能增加。2016年,丁二烯市場暴漲后,生產企業利潤逐漸攀升,激發了行業投產熱情。從去年9月至今年一季度,我國將有4套丁二烯裝置集中投產,包括去年9月初投料的江蘇斯爾邦石化10萬噸/年丁二烯裝置、去年10月下旬投料的中國化工集團藍星化工新材料5萬噸/年丁二烯裝置、去年11月末正式投料的神華寧夏煤業集團6.5萬噸/年丁二烯裝置,以及計劃今年3月份投產的中海殼牌石化18萬噸/年丁二烯裝置。這些合計達39.5萬噸的產能都將在今年投入市場,給市場供求關系帶來壓力。
另一方面,丁二烯進口量也呈增加趨勢。業內人士表示,去年前11個月,我國丁二烯累計進口量達32.6萬噸,較2016年同期增長32%。究其原因,主要是前期丁二烯價格走高,吸引歐洲及美國的遠洋貨源進入國內市場。雖然今年國內市場有新增產能投入,國內外市場價差可能縮小,但考慮到近期丁二烯合約大單基本提前簽署完畢,短期內進口貨源大幅下降的幾率不大。綜合考慮國內市場供給情況,丁二烯繼續走高的根基并不牢固,對丁苯橡膠的成本支撐十分有限。
天然膠擠占市場
與丁苯橡膠具有替代性的天然橡膠,最近的日子并不好過。
2月初,天然橡膠(標一)參考價為11877.27元,與1月1日相比下降了2.19%。據遼寧某橡膠制品經銷商張力介紹,目前全球天然橡膠處于增產周期,2017年全球天然橡膠產量為1327萬噸,同比增加6.8%;而2017年消費量為1303萬噸,同比增加3.5%,供大于求趨勢明顯。天然橡膠是多年生農作物,主產國在2007~2012年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擴種,按生長周期計算,2018年仍處于開割面積增長期,市場供應量增加明顯。業內預計,2018年天然橡膠產量增速將繼續大于消費增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泰國拋售庫存以減少倉儲成本,那么全球天然橡膠供需平衡將進一步惡化。
再看庫存方面,據張力估算,當前我國天然橡膠社會庫存量在100萬噸以上,并且還未計算輪胎廠的原料庫存部分,總體上社會庫存壓力非常大。全球天然橡膠庫存量也在300萬噸以上,壓力高企。在供給端仍處于增產周期以及需求端缺乏亮點的情況下,庫存將是抑制天然橡膠市場反彈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然橡膠走弱,下游出于成本考慮將會加大天然橡膠用量,從而使丁苯橡膠失去部分市場。
下游需求不力
下游方面,輪胎行業是丁苯橡膠直接的需求行業。今年,輪胎業也難言利好。
據張文靜介紹,目前我國輪胎行業大概有550家企業,數量占全球的80%。但是,行業基本處于小散亂的狀態。其中,90%以上為中小微企業,真正能稱得上大型企業的僅10家左右。小企業的生產狀況十分復雜,技術比較落后,設備相對簡陋。在輪胎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加上我國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政策的雙重壓力,輪胎行業開工率下行,目前已降到60%~70%,對丁苯橡膠的需求有限。
再看汽車消費方面,2017年,我國重型貨車產銷量分別為114.97萬輛和111.6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5.07%和52.38%,處于5年內高點。然而,去年四季度,重型貨車置換需求達到尾聲,市場開始下行,部分企業訂單減少。2017年12月份,重型貨車產銷量環比分別下降5.22%和21.82%,同比下降5.46%和12.02%,業內預計今年銷量將出現20%左右的下滑。另外,從2018年1月1日起,我國車輛購置稅將由7.5%恢復到10%。以20萬元的車為例,稅款將增加5000元左右,這也會降低非剛需購車需求。受汽車消費下滑影響,丁苯橡膠市場也缺乏支撐。(李冬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