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國內苯胺市場啟動了一輪連續升溫行情,到3月中旬國內主流成交價達到1.26萬元(噸價,下同),高端價格甚至達1.3萬元,環比上漲9.5%,創下近年來新高。然而,步入3月下旬,行情卻急轉直下至月底的1.1萬元左右,降至年內低點。
業內人士表示,前期苯胺價格漲幅較大,給此輪下行留下充足空間。不過,目前三大基礎利好顯現,業內應穩住陣腳,無需過度擔心。
原料下跌動能減弱
河南石油和化工網信息顯示,截至3月30日,純苯CFR中國收盤價828美元,到岸價折合人民幣約6300元,仍高于國內市場價格。同時,WTI原油收盤均價64~65美元/桶,連續高位持穩,繼續利好國際純苯市場,對國內純苯市場也形成基礎支撐。
另據統計,國內石油苯生產裝置開工相對穩定;加氫苯方面,部分裝置近期檢修停車,市場供應量不會上升。并且,純苯下游主流產品幾乎均處于盈利狀態。因此,純苯下跌動能已陸續減弱,從原料層面不會拉低苯胺價格,反而會形成有效支撐。
開工率短期降低
中國化工報記者從江蘇、山東等地苯胺企業了解到,雖然目前苯胺生產企業利潤空間較大,但多數廠家擔心市場處于高點時會出現跳水行情,因此從原料采購至產品銷售均實施低庫存策略。這使得產品流通速度加快,社會庫存也降至新低。短期內,苯胺企業綜合開工率不會提升。
據了解,目前泰興新浦一套苯胺裝置低負荷運行,另一套裝置檢修;東營華泰10萬噸/年苯胺裝置4月底才能重啟。受此影響,苯胺行業綜合開工率保持在60%~65%,后期仍有小幅降低的可能,供需基本處于平衡狀態。
河南石油和化工網市場分析師張愛平表示,只要苯胺開工率不突然提升,社會貨源不過剩,就算有個別企業低價拋貨,也不會引發大盤跳水。
下游市場企穩
據南京凱延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建揚介紹,前期部分苯胺下游產品如MDI價格出現下滑,染料中間體企業采購減量。這些因素對苯胺市場價格下調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隨著國內聚合MDI市場觸底后寬幅反彈,業者對后市重拾信心,穩市意向明顯,終端交投明顯放量,社會庫存迅速消化。這對苯胺市場形成支撐。
“雖然短期內苯胺需求減量,但并不能反映下游需求量的絕對降低。這只是近段時間下游對行情有不確定性,采取了謹慎觀望策略。而4月中旬之前,應該是國內苯胺下游企業采購增量的時期。預計短期內苯胺價格再度大幅下調的空間有限,一旦恐慌情緒得到穩定,高位企穩的可能性較大。”韋建揚表示。
市場人士認為,全球經濟穩步復蘇、能源需求穩健對油市形成持續性利好,短期內國際油價仍有上行可能,繼續利好純苯產業鏈。雖然近期美國發動貿易戰,但不會對苯胺市場造成太大影響。苯胺價格的快速回落受市場心態作用的影響較大,后市能否挺住還要看近期苯胺生產和下游需求變動情況。(記者 劉永明)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