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報告會現場
改革開放40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砥礪奮進,碩果累累,成就巨大,世人矚目,為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水平需要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是記者從5月8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京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報告會上獲得的信息。該報告會正式拉開了石油和化工行業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在報告會上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的重大成就,各項工作都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廣大干部職工工作熱情和活力空前活躍。站在新時代新起點,如何正確認識過去40年發展經驗,思考未來新的發展方式,是全行業正面臨的重大課題。
石化聯合會副會長、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院長顧宗勤在《改革開放40年,砥礪奮進碩果累》的主題報告中指出,行業改革開放40年,從當年的供應不上,到如今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產品種類約4.5萬多種,可以滿足國民經濟各方面需求,綜合競爭力全面提升;去年行業資產總計約13.03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的11.6%,在國家工業體系中占有主導地位;40年來,石化行業主營收入、利潤和進出口貿易大幅度增長,2017年行業主營收入13.78萬億元,是1978年產值的約160倍;各產品產量在世界中的位次大幅度躍居前列,約22種化工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成長起一批優秀企業,中石化、中石油等已位居世界500強前十位,其他特色企業不斷崛起;在上海、南京、寧波、茂名、惠州等地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石化園區。
顧宗勤分析,從40年的改革發展中,行業取得了一系列寶貴經驗,認識到滿足國民經濟需求是行業發展首要任務,體會到入世為行業發展提供的難得的機遇,感受到大項目建設是行業發展重要支撐,分析出創新是行業發展主要驅動力,總結出結構調整是行業發展重要推動力。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錢興坤作了《中國石油工業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和成就》主題報告。他分析,我國石油工業改革開放可以分為4個階段,從1978年到1988年,是以放權讓利為核心的改革開啟階段,石油工業率先采取產量包干政策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大大激發了內部活力;從1989年到1998年,是建立市場經濟管理體系為核心的改革階段,通過實施以價格為中心的流通體制改革、大企業重組、推廣承包經營責任制和探索改革試點等措施,探索在市場經濟管理體系中發展;從1999年到2012年,是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改革階段,中國加入WTO,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主體進入,行業開放和市場化改革進入新階段,“引進來”和“走出去”均取得矚目成就;從2013年至今,是全面深化改革階段,能源行業面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油氣等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錢興坤認為,從40年來的4個發展階段來看,石油工業的改革始終沿著市場化改革方向,在不斷調整完善管理體制、深化企業改革、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具體來看,我國石油工業中油氣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建成;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工業管理體制;對外開放方面實現了中國企業全面參與國際油氣資源的配置;規模實力實現了跨越式提升;油氣技術進步取得新成效,石油工業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石油石化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新時期的石油精神。
李壽生指出,改革開放是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是今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實現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重要動力。石油和化工行業4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和偉大,充分證明了唯有不斷的改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行業要深入宣傳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不斷總結和發展基本經驗,并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深化改革、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為建設世界石油和化工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了解,今年石化聯合會將以“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為主題,圍繞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主線,組織開展紀念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改革開放40年系列活動。活動分為拉開序幕、持續深入、推向高潮和高調收尾四個階段,以本次報告會拉開大幕,舉辦一系列活動,包括行業40年發展報告發布、攝影大賽(展)、主題科普展、知識競賽、系列(專題)報道、組織編寫企業政策發展報告文學集等。為了做好紀念活動,聯合會還將成立紀念改革開放40年工作領導小組。(張育)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