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創氮肥行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6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氮肥工業發展60周年。60年來,我國氮肥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擁有200多家生產企業、20家百萬噸級企業集團、產量居世界第一。我國氮肥行業發展成就主要體現在六方面。


      一是總量實現跨越式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只有5個氮肥生產廠,氮肥產量僅6000噸/年左右(折純量,下同)。改革開放以后,氮肥總量逐漸實現了從依賴進口到供求平衡、自給有余的歷史性轉變。1991年我國成為世界最大氮肥生產國,2003年成為凈出口國,2007年成為世界最大出口國。2015年我國氮肥產量達到歷史最高值4791萬噸,占世界總量的38%。2017年國內合成氨、氮肥、尿素的年產能分別達到7135萬噸、6000萬噸、7417萬噸;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2277.8億元,利潤總額從2016年的凈虧損98億元增長到盈利38億元。


      二是技術取得創新性進步。新型煤氣化技術發展迅猛,裝置大型化成績顯著,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升,建成了一批技術和研發中心。以航天爐為代表的干粉煤氣化技術,以多噴嘴對置式、晉華爐為代表的水煤漿氣化技術,還有一批氣體凈化技術、氨合成技術、尿素生產技術及裝備等相繼開發應用。特別是2004年,我國第一套國產化年產3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華魯恒升建成投產;2005年,我國第一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國產化年產2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四川美豐建成投產;2017年,我國第一套國產化年產60萬噸合成氨裝置在陽煤正元正式投產;2018年,中石油寧夏石化公司建設的第一套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年產45萬噸合成氨和80萬噸尿素裝置、華魯恒升建設的第一套百萬噸級尿素裝置分別投運成功。


      三是裝置大型化步伐不斷加快。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我國合成氨年產能超過30萬噸的企業有102家,產能占比71.7%;尿素年產能超過50萬噸的企業有66家,產能占比77.2%。


      四是原料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上世紀70年代,行業掀起無煙粉煤成型造氣熱潮。上世紀80年代末,部分引進的大化肥裝置陸續進行油改煤、油改氣的原料結構改造。本世紀以來,非無煙煤氣化技術得到高度重視和快速發展。到2017年年底,采用非無煙煤為原料的合成氨年產能2285萬噸,占比達32%,以無煙煤和天然氣為原料的合成氨產能占比分別下降至44.1%和20.1%,40多家大型氮肥企業實現增值肥料的產業化,總年產能1200萬噸。


      五是產品實現多元化發展。種類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硫酸銨發展到目前尿素、碳酸氫銨、硝酸銨、硫酸銨、氯化銨、增效尿素等10多個品種,2017年氮肥復合化率提高至38%。同時,行業還在煤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積極延伸產業鏈條。


      六是企業管理創新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小氮肥企業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不少企業改制為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或上市公司,形成了多元化的新型產權結構。企業間通過兼并重組、內部擴張、強強聯合,形成了一批化肥年產能過百萬噸的大型企業集團,建成了多個以肥為主、肥化并舉的工業園區。


      今后,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氮肥行業發展的重點,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調整優化存量產能。嚴格按照《合成氨行業準入條件》《關于推進化肥行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對達不到標準的產能,要依法依規有序關停退出;處置一批僵尸企業和扭虧無望企業;借助危化品搬遷改造機會,主動關閉、搬遷、轉型。


      二是積極調整產業布局。新建及規劃項目統籌考慮環境容量、水資源供給、節能減排潛力等因素,在發揮煤炭資源優勢同時,按照裝置大型化、產業園區化、產品多元化要求建設;積極推進園區化建設;優化長江沿岸產業布局,做好安全環保改造。


      三是加快調整產品結構。發展高效優質與環境保護協調的化肥新產品,重點開發增值肥料、水溶性肥料、高效液體肥料、硝基類肥料等,以及配套施用技術和農化服務。發展合成氣的高效利用與轉化新方式,以及現代新型煤基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鏈等。


      四是扎實推進技術創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與裝備,培育一批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領軍企業。發揮創新技術平臺作用,加快科研成果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和先進環保技術的開發。


      五是深入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開展貿易、資源、工程技術服務產能合作等多方位國際合作,組織企業聯合走出去,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 顧宗勤)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專家判斷:今春氮肥市場有望回暖

      作為化肥產品的“老大哥”,氮肥在農業生產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這位“老大哥”卻在一片壓力下步履維艱。
      2017-04-12
    • 氮肥被納入第一階段碳交易市場

      4月6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在濟南召開氮肥行業碳交易市場培訓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今年將啟動,氮肥行業被納入第一階段碳交易市場。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建立,將激勵和督促企業通過節能和改進工藝等措施減少...
      2017-04-26
    • 氮肥轉型,如何“轉”出精彩

      連年偏施氮肥,環境不堪重負;渠道利潤稀薄,經營難以為繼;產品同質嚴重,競爭日趨激烈;行業連年虧損,企業如何生存?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和化肥用量零增長方案的實施,化肥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新形勢下,產...
      2017-05-27
    • 營收增長10.5% 氮肥業扭虧為盈前景向好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理事長顧宗勤表示,1~8月,全國氮肥行業經濟運行情況比去年有所好轉,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589 7億元,同比增長10 5%;全行業利潤總額48 4億元,去年同期全行業凈虧損73 4億元。
      2017-10-23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