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堿業產能擴張得到有效控制 正在加快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23





      今年上半年,氯堿行業產能擴張得到有效控制,行業效益大幅增加,目前正加快轉型升級步伐。這是中國化工報記者在近日于山東青島召開的2018年全國聚氯乙烯行業技術年會上了解到的信息。
     
      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文雷介紹,今年上半年,燒堿新增產能不到1%,產量為1698萬噸,行業平均開工率82%;聚氯乙烯新增產能也低于1%,產量為934萬噸,行業平均開工率為77%。行業效益同比增長,協會統計的69家重點企業上半年總利潤為110億元,同比增長了50%。
     
      中國氯堿工業協會聚氯乙烯專家組組長周軍談到,目前行業內已經建立起了廢水梯級利用體系,實施先進生產技術工藝源頭減量,如實現了聚合母液的回用,使得水循環的績效不斷提升;廢氣和廢渣的回收循環再利用也可圈可點。有些企業已經能夠做到不副產液氯,有的還建立了鹽酸解析新方案;有的企業實現了一次鈣的兩次使用,將原來堆存的廢渣變成商品出售;新疆天業則構建了基于電石法聚氯乙烯的全生命周期汞平衡體系;電石生產過程中的出爐機器人開始使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時降低了安全風險。
     
      周軍同時指出,業內企業下一步還應專注于保護價值、挖掘價值和創造價值,在強化本質安全、本質環保的同時,著力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資源利用效率,開辟新應用領域。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蔡杰強調,產能過剩和汞觸媒問題仍是行業面臨的難題,新建燒堿、電石法聚氯乙烯、電石等被國家列為限制類發展項目,要求對符合政策要求的先進工藝改造提升項目實行等量或減量置換。而環保督查和安全整治成為一把“雙刃劍”,使得很多下游中小耗氯裝置開工降低,造成堿氯失衡問題更加突出。
     
      蔡杰建議,氯堿化工可與現代煤化工實現產業深度融合,相互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關鍵瓶頸問題,構建高技術含量、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體系。氯堿企業還要深入研究化工新材料的短板目錄,與化工新材料產業加快深度融合,將自身從基礎型原材料生產企業轉型為提供精細化、高端化、差異化和高附加值新材料和功能化學品的生產企業。(記者 郁紅)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化工和IPP聯手供應交鑰匙氯堿裝備

      4月3日,International Process Plants(IPP)和中國化工下屬的藍星(北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藍星北化機)宣布進行合作,IPP將由此為全球眾多產業提供由藍星北化機設計和制造的新氯堿裝備。
      2017-04-10
    • 我國氯堿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

      “我國是氯堿生產大國,經過多年發展, 行業無論是規模還是生產技術均走在世界前列, 其中零極距節能改造已完成大約60%,在全球率先開展了氧陰極、氫燃料電站及相關商業化裝置建設。”在6月28~29日由中國氯堿工業協會于煙臺...
      2017-07-07
    • 氯堿行業直面三大挑戰 創新能力亟待提升

      今年以來,隨著開工率不斷提升,氯堿企業效益穩步增長。但與此同時,行業面臨著新建產能受控、汞污染防治壓力大以及下游市場將縮減等新挑戰,只有提升創新能力,提高節能環保水平,才能保持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2017-07-13
    • 氯堿業高質量發展瞄準新方向

      氯堿行業發展模式呈現出新變化,智能工廠、智能物流、企業區塊鏈、氫能利用以及期貨交易期現互動等正越來越為業內企業所重視,行業發展正由外延式快速發展進入調結構、轉方式為主的高質量增長階段。
      2018-05-3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