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40年 中國膜產業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產業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7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水處理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中國膜產業應運而生并迅速崛起,成長為我國經濟舞臺的重要新生力量。時至今日,膜技術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膜產業成為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2001年以前,我國的膜產業發展整體處于基礎較為落后且發展速度較慢的階段。特別是在1995年以前,全國從事膜產業相關業務的企業不足50家,2000年之前,膜企業數量增長始終緩慢。


      進入2001年之后,國內膜企業數量開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十二五”期間增加的膜企業數量達到了332家。從2015年開始,膜企業數量增速放緩,進入高位穩定的發展階段。截至2017年年中,中國的膜生產商、泵、膜工程商、膜服務商以及膜工程有關的管路等配套設施建造公司達到1102家。2017年我國膜產業總產值達1968億元,同比增長19.6%,近10年間年均增速達到20%,中國成為全球膜市場增長的主力市場。


      從“十五”規劃以來,國家在不同時期均對膜產業發展給予了規劃引領和重點支持,膜制造在技術創新層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其間取得的創新成就主要包括使用價格相對低廉的聚氯乙烯(PVC)材料制備毛細管膜,熱致相分離法制備聚偏氟乙烯毛細管膜、滲透氣化膜和平板式MBR膜的產業化等。


      比如,海南立昇凈水科技實業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工程塑料——PVC材料生產優質超濾膜,解決了超濾膜生產成本和運行費用過高的問題,使單位面積售價降至百元以內;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公司于2012年在國內外率先開發出同質增強型PVDF中空纖維膜,兼具熱致相分離法PVDF膜產品的力學性能和非溶劑致相分離法PVDF膜產品的高分離精度,并且具有較高的抗污染性能;北京碧水源率先在國內建成了大規模纖維增強型復合NIPS法超/微濾MBR污水處理生產線,打破了國際壟斷。


      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迭代的有力驅動下,中國的膜產品迅速打開了世界市場。國產微濾膜、超濾膜及部分反滲透膜,由于質量性能良好、價格低廉、服務及時等優勢,大量進入國際市場。


      海南立昇、天津膜天膜、山東招金膜天、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北京格蘭特膜、廈門三達膜、上海斯納普膜等單位的膜產品已遠銷日本、韓國、印尼、馬來西亞、印度、巴西、俄羅斯、美國和歐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出口企業紛紛反映,國際市場天地廣闊,商貿工作做起來比國內更加酣暢淋漓。


      由于我國膜產業起步較晚,此前相關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比較少。隨著產業發展,我國對膜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管理水平也在快速提升。截至2017年底,我國共制定發布七八十項各類膜標準,另有多項正在研究編制中。


      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在國家授權的液體分離膜產品檢驗檢測中心進行膜產品檢測的生產企業由2012年的14家企業增至24家,增長71.43%;檢測不同形式規格的產品由2012年的32個增至71個,增長122%;檢測項目由2012年的80項增至196項,增長145%。這些數字充分反映出膜產品生產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認識和理念在躍升。很多企業不僅開展產品自檢測,還積極落實第三方檢測。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內水處理等民生事業不斷進步,以及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擋地向前推進,蓬勃發展的中國膜產業風頭正勁、前景無限,未來將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王樂)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