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如大豆、油菜、棕櫚等,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動物油脂、餐飲垃圾油等為原料油,通過酯交換或熱化學工藝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可再生柴油燃料。根據原料投料不同,生物柴油主要可分為RME(菜油原料)、SME(豆油原料)及PME(棕櫚油原料)等。各國在生產生物柴油時充分利用其資源優勢,歐盟主要以菜籽油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美國盛產大豆,生產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為大豆油;而在棕櫚油最為豐富的東南亞地區,制造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為棕櫚油。
生物柴油的使用可以減少化石燃料消費,增強國內能源獨立性,減少國際收支中經常賬戶赤字。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對激發經濟活力、減輕貧困及失業、消化產地過剩植物油產能亦有所幫助。因而,近些年來,在原油價格上漲及植物油價格低迷的背景下,各國競相出臺各項政策扶持國內生物柴油產業,如印度尼西亞的B30、馬來西亞的B20及巴西的B12等,植物油的需求得到較大促進,對提振其價格起到了較好幫助。
2019年,全球生物柴油產量在4600萬噸左右,消耗植物油4000多萬噸,歐盟、印度尼西亞、美國及巴西生物柴油產量居前,相應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也較為完善:美國生物柴油法定摻混通過可再生能源標準計劃(RFS)進行約束,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每年公布下一年度需完成的生物柴油義務摻混量;歐盟有可再生能源法案RED和RED II保障,對可再生能源摻混比例及以糧食為基礎的生物柴油摻混比例進行約束;巴西從今年3月起實施B12,并預計到2023年每年調增生物柴油摻混比例1%;在去年成功將B20推廣至全產業后,印度尼西亞于今年啟動B30,并有意在2021年推動B40的實施;馬來西亞去年成功實施B10,從今年2月起開始分區域推廣B20。
這些國家生產的生物柴油多數用于滿足政策摻混,因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植物油與柴油價格整體處于高位,生物柴油的商業摻混利潤不佳,難以對商業摻混行為形成激勵。2019年上半年,生物柴油商業摻混利潤窗口曾一度打開,但好景不長,下半年隨植物油價格上漲再度惡化,近期原油暴跌令其進一步惡化至歷史極值,商業摻混再度全線“陣亡”。
政策摻混與商業摻混
歐盟:商業摻混少,政策摻混靈活可調
生物柴油誕生于歐盟,在20世紀90年代最先運用于交通領域。隨后,受益于高漲的原油價格、巴黎氣候協定約束及慷慨的稅收激勵政策,歐盟的生物柴油產業得到快速發展。截至目前,歐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柴油生產及消費地區,年產量1400多萬噸。若以能量為基準,生物柴油占據了歐盟交通部門75%的可再生能源份額。
當前歐盟的生物柴油摻混基本為政策摻混量,因消費并未達到政策摻混目標。根據可再生能源法案RED,2020年歐盟各成員交通部門的可再生能源摻混目標為10%,但2018年及2019年各成員國大多未達到該目標。
為了滿足2020年交通領域可再生能源10%的摻混目標,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等國家在2019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2020年的強制摻混比例。由于歐盟的可再生能源法案執行周期較長,從2010年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行受短期原油價格的影響并不會太大,且部分國家制定了懲罰措施,沒有完成法定摻混量的企業將被處以罰款,預計政策摻混的執行情況并不會太差。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原油低位的背景下,滿足摻混要求的實際可再生能源用量可能會被削減,因為歐盟可再生能源法案規定部分生物燃料可按照一定乘數計算摻混比例,將令摻混生物柴油的相對性價比大幅下滑。例如,電能在公路的乘數為4,在鐵路的乘數為1.5;航運部門生物燃料摻混乘數為1.2;高級生物燃料乘數為2。此外,由于歐盟可再生能源政策并不鼓勵以糧食為基礎的生物燃料摻混,成員國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降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強制摻混目標,則可再生能源的總摻混目標可隨之等幅度下調。
總體來看,由于歐盟可再生能源政策并不鼓勵以糧食為基礎的生物燃料摻混,且滿足政策摻混要求的方法較為靈活,企業可通過增加可以雙倍計算的生物燃料摻混來滿足,如多摻混廚余油生產的高級生物燃料。因此,歐盟的植物油生柴用量將比較容易受到低油價的影響,預計將會對菜油、棕櫚油投料需求形成較大影響。
美國:商業摻混少,豁免額度可調
美國可再生燃料標準于2005年推出,并在2007年修訂。其中,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至關重要,因它不但增強了生物燃料的市場競爭力,還促使美國國會通過了可再生燃料標準的立法。
可再生能源法案要求,從2008年到2022年,EPA每年對以下四類生物燃料的強制摻混量制定要求:纖維素生物燃料、生物柴油、高級生物燃料(包含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EPA每年6月制定下一年度的各類別可再生能源義務摻混量草案,并在12月底通過終案。
自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以來,生物柴油商業摻混利潤急劇惡化。在商業摻混幾乎退出市場的情況下,美國的生物柴油產量回落,并開始低于政策規定的義務摻混量,至今未能恢復。為了保障義務摻混量的完成,美國從阿根廷、印度尼西亞等國大量進口生物柴油,但在2018年對這兩個國家的生物柴油進口征收“雙反”關稅后,美國國內生物柴油消費也開始出現回落。在豁免額度發放的情況下,當前美國國內生物柴油消費低于EPA制定的義務摻混量,商業摻混用量依然不景氣,整體消費以滿足政策摻混為主。
為了保護中小精煉商,可再生能源法案賦予EPA一項豁免權利,可以酌情給予中小精煉商豁免額度,以避免其在情況不利時無法完成義務摻混。2016年特朗普執政后,為籠絡石油行業利益相關者,EPA通過了較奧巴馬政府明顯更多的豁免額度申請,導致可再生能源義務摻混完成情況并不好,受到中西部廣大農戶的抗議。
2019年,在中西部廣大農戶的強烈抗議下,EPA沒有發放豁免額度,且宣稱將在后續年度補齊這部分超額發放的豁免量。但在近期原油暴跌的情況下,生物柴油摻混利潤大幅惡化,不排除EPA再度發放大量豁免額度的可能,對豆油價格形成潛在利空。不過大選在即,籠絡中西部農業州的選民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豁免額度發放處于兩頭為難的狀態,需繼續關注EPA豁免額度的審批情況。
印度尼西亞:政策摻混為主,出口為輔
當前印度尼西亞的生物柴油以國內消費(政策摻混)為主,出口為輔。2013年年底,歐盟對印度尼西亞PME開征反傾銷關稅,令印度尼西亞PME出口銳減,對其生物柴油生產造成了較大打擊,政府窮則思變,將生物柴油產業由出口導向轉變為國內消費導向,逐步增加國內生物柴油的摻混比例,令國內消費及產量取得了飛速的發展。
印度尼西亞擁有1135.7萬千升的生物柴油產能,在過去幾年摻混比例較低的情況下,除了滿足政策強制摻混之外,還有一定富余產能可用于出口。但B30正式實施后情況發生一些變化,印度尼西亞能源和礦產資源部(MEMR)將2020年生物柴油配額定在959萬千升,滿足政策摻混后的富余產能很少,可出口量隨之減少。印度尼西亞生物柴油出口以歐盟及中國為主,2019年因植物油價格低廉,中國從印度尼西亞進口64萬噸生物柴油用于商業摻混;歐盟在2018年年底停止征收印度尼西亞PME的反傾銷關稅后也有進口,但大多流入政策摻混領域。總體來看,因2020年印度尼西亞生物柴油可出口量及用于商業摻混的數量有限,原油低位對其產量沖擊有限,不過對B30政策摻混的沖擊仍需警惕。
在過去的幾年里,為了棕櫚油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印度尼西亞制定了生物柴油強制摻混的宏偉藍圖。在2019年成功實施B20后,2020年開始實施B30,2021年推行B40也開始進入市場預期。一切看起來都運行良好,印度尼西亞在2015年成立的油棕產業基金還籌措了20余億美元用于今年834萬噸義務摻混量的補貼,市場也傾向于相信生柴的產能有望持續擴張,直到原油暴跌的“黑天鵝”飛了出來。
2020年1月,印度尼西亞正式實施B30計劃,向柴油中添加30%的生物柴油,能源與礦務部分配給全國生物柴油工業的配額為959萬千升,折約834萬噸。據官方數據,印度尼西亞油棕產業基金在2019年12月擁有資金18萬億盧比(約12.85億美元),按當前征稅結構預計2020年毛棕櫚油出口levy收入將達11.25億—15億美元,合計約24億—28億美元。原油暴跌令生柴補貼觸及補貼上限,若按照320美元/噸的補貼上限測算,今年959萬千升(約834萬噸)的義務摻混量需補貼26.7億美元,雖可勉強維持年內運轉,但若原油價格長時間維持低位,后續的補貼資金將很難維持,B30政策的實施將面臨較大挑戰。
而若印度尼西亞剛剛實施的B30被迫暫停或調整,后面要想繼續實施或推進B40,預計阻力將會更大。前期印度尼西亞考慮提高毛棕櫚油出口levy,正是出于對補貼資金不足的擔憂。但在棕櫚油價格及需求低迷的情況下,提高出口levy勢必將削弱印度尼西亞棕櫚油相對馬來棕櫚油、阿根廷豆油的出口競爭力,在國內遭遇較大阻力,或難通過。若油棕產業基金無法籌集更多的資金用于發放補貼,且原油價格低位徘徊的時間較長,不排除印度尼西亞將通過推遲實施或發放豁免等方式減少生柴政策摻混量,將對棕櫚油需求形成潛在利空。
未來需求面臨嚴峻挑戰
本文詳細分析了歐盟、美國及印度尼西亞的生物柴油產需格局,發現自2014年原油從高位下跌以來,商業摻混用量就很少了,多數國家的生柴消費以滿足政策摻混為主,因而原油暴跌對本就不多的生柴商業摻混用量的沖擊并不大。但深入分析各國的生柴政策后發現,在滿足政策摻混要求的情況下,政策摻混量并非不可調整:歐盟可以多摻混雙倍計算的高級生物燃料來滿足10%的摻混比例,減少生物柴油的摻混用量;美國可以通過EPA多發放摻混豁免額度,減少政策摻混量;印度尼西亞當前雖無明確的豁免政策,但在補貼發放難以維持的情況下,不排除將通過暫停實施或發放豁免等方式減少生柴政策摻混量。
此外,全球社會公共事件暴發限制居民外出,大幅沖擊柴油需求,對生物柴油需求形成進一步的沖擊。私人機構預估,因多國采取限制出行措施,目前歐盟汽柴油總需求削減70%,按固定比例摻混的生柴用量隨之縮減。按當前社會公共事件發展情況,預計歐盟全年生柴消費下降10%—20%并無太大問題。歐盟年生物柴油產量1400多萬噸,其中菜油投料占比近40%,棕櫚油投料占比近20%,據此測算僅歐盟的植物油生柴消費下滑幅度就將達100萬—200萬噸。若再考慮美國等其他國家的柴油用量削減,以及原油超低價格對政策摻混量的不利沖擊,保守估計全球植物油將有300萬噸的生柴需求下修幅度,將令全球植物油去庫存的格局被顛覆,對價格形成不利影響。
總體來看,超低的油價令植物油的生物柴油需求面臨嚴峻挑戰,預計全球生柴產量將受到一定沖擊,短期關注社會公共事件持續的時間,更長期需關注低油價的持續時間。生物柴油需求被下調的幅度需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可以確定的是,需求的下降幅度取決于社會公共事件及原油低位徘徊的時間,時間越久,平衡表被改變的幅度將越大,被顛覆的可能性也將越大,對植物油價格的利空也將越強,因此,需繼續關注生物柴油主要國家的產量及摻混情況。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