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由于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暴發,中國尿素進出口受到一定影響。當前,印度、伊朗等國公共衛生事件蔓延速度加快,尤其是印度作為中國尿素的第一出口國,封鎖期也將至少延長至4月底。市場人士表示,近期國際原油市場動蕩,帶動國內整個能化板塊價格波動幅度擴大,尿素波動也隨之加劇,但原油市場對尿素價格的指引性目前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當前,國內尿素市場供應相對寬松,后期隨著企業檢修的增多及出口的消化,這一局面有望逐步緩解。
“近日,國內尿素企業開機率小幅下降至78. 82%,日產量小幅下降至16. 51萬噸,盡管短期生產水平和日產量仍處于同期高位,但近期部分大型企業短修,給市場帶來了喘息機會。”光大期貨尿素分析師張凌璐認為,除防疫因素外,開機水平下降的另一原因在于企業生產利潤被不斷壓縮,廠家生產動力減弱,從而進入檢修狀態,后期企業檢修數量或繼續增加。
從庫存方面來看,本周最新企業庫存水平為67. 8萬噸,較上周下降超10%,但仍是去年同期的近1. 4倍。張凌璐表示,近期企業庫存消耗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為印度準備貨源,導致企業庫存下降而集港量增加,整體行業庫存由上游轉移至港口,實際并未被市場消耗,但后期出口將有助于緩解當前庫存壓力。
另一方面,印度招標結果公布,最終確定數量74. 7萬噸,東海岸最低價格257. 65CFR,較2019年最后一次價格有所提升。扣除港雜費、商檢、保險、資金利息、貿易商利潤后約為244. 65美元/噸,折合國內到港價約1737元/噸。本次印標中國供貨數量約為8至9船,張凌璐認為此番情況對當前國內供應寬松的局面或有緩解。
“從需求來看,下游終端用戶以及周邊貿易商逢低進行補貨,本周企業預收好于此前一周,價格也出現小幅調漲。企業庫存下降速度一般,整體供大于求局面依舊,短期來看市場貨源較為充足,不會出現明顯短缺。”中原期貨尿素分析師周濤表示,4月中旬正值春夏肥的空檔期,復合肥企業發貨量開始減少,春季肥清庫。
同時,他表示目前出臺的夏季肥優惠政策較為謹慎,基層對現階段報價反應不強烈,新單成交一般,對尿素需求有壓制。而板廠及三聚氰胺開工保持相對穩定,多按需采購。“后期國內尿素市場需求仍以復合肥企業的夏季高氮肥需求為主,在復合肥企業進一步出臺優惠政策刺激基層備貨前,尿素市場運行相對穩定。”周濤說。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