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國內主要石化企業開工率先抑后揚,與2019年同期趨勢基本相逆。7月13日,金聯創化工分析師薛靜認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上半年我國二甲苯市場供需關系脫離常規,對國內行情趨勢變化起到了顯著影響作用。“上半年,我國調油需求變化波動較大,除了傳統春節假期影響之外,調油需求受疫情影響最多。”薛靜表示。
受疫情管制措施影響,2月我國國內汽油消費處于冰點,二甲苯混調需求幾乎消失。3月份隨著企業復工以及個人出行增加,汽油消費稍有恢復,但仍難有混調需求聽聞。直至3月下至4月,我國國內疫情影響逐漸消失,汽油消費爆發性恢復,調油需求隨之強勢復蘇,4-5月調油對于二甲苯需求恢復到了常規水平的90%左右,對于行情第一波反彈以及庫存第一輪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自6月開始,國內汽油消費缺乏進一步增量空間,全球疫情拐點未至,汽油出口形勢不佳,調油對于二甲苯用量難以再出現增長,市場供需基本面矛盾再度加深。”薛靜認為。
開工方面來看,2-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二甲苯下游需求尤其是調油需求幾乎消失,石化企業開工負荷快速降至6成左右。3月以后,隨著市場需求的恢復,國內企業開工迅速拉升,但4-6月國內企業常規檢修相對集中,盡管二甲苯市場需求仍在恢復,國內企業開工率仍舊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
產量方面來看,上半年二甲苯產量波動趨勢基本與開工率吻合,但單月產量均較2019年同期大幅度增長,這主要由于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初新投產裝置較多,尤其浙江石化等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使得二甲苯產能基數增長。盡管疫情背景下開工率下滑,但因總產能快速增長,二甲苯理論產量仍然出現了明顯提升。
內貿方面來看,上半年二甲苯內貿商品供應量變化與產量不完全一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國內產量下降的同時,商品量出現降低,2-5月內貿商品供應量均低于2019年平均水平。二甲苯產量自4月起已經出現明顯回升,這主要基于國內企業開工負荷的提升,但4-6月國內裝置檢修集中,檢修裝置中多數以供應商品量為主,這使得4-5月份國內商品供應量不升反降。
進口方面來看,上半年國內二甲苯進口量同比大幅度增長,截止6月末二甲苯進口量約50萬噸(估值),同比增長16.5%,占2019年進口總量的56.4%。具體來看,1-4月二甲苯進口量較2019年同期變化不大,2019年5月開始二甲苯進口量大幅度下降,但2020年5-6月進口仍在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各地需求恢復節奏不一,上半年多數時間國內二甲苯價格遠高于亞洲其他地區以及歐美,內外盤套利空間較大,使得二甲苯進口量大增。“綜合來看,進口增長彌補了內貿商品供應量減少的部分,使得上半年二甲苯總體供應量處于較高水平,加重了市場供應面壓力。”薛靜分析。(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