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開場,A股連續上漲,儼然一副“牛市”景象。乙二醇卻似乎并未受到市場情緒提振,呈現振蕩下跌走勢,7月10日主力合約2009更是單日下跌近2.5%,再度跌破3500元/噸。由于新裝置投產預期仍存,在供需矛盾依舊突出的情況下,后期乙二醇期貨將偏弱運行。
產能擴張壓力不減
今年是國內乙二醇投產大年,在恒力石化、浙江石化以及內蒙古榮信三套裝置投產之后,國內乙二醇年產能已大幅提升至1371.2萬噸。下半年,國內乙二醇投產壓力不減,根據現有計劃,有近400萬噸/年產能新裝置計劃投產。其中,新疆天業4期60萬噸/年裝置以及中科煉化40萬噸/年裝置已處于試車階段,預計將在7—8月開始供應市場。保守估計,下半年國內乙二醇有效年產能將達到1471.2萬噸。
自5月下旬開始,前期停產檢修的數套裝置逐步重啟,國內乙二醇裝置開工率也自近兩年低位回升。由于乙二醇加工利潤尤其是煤制工藝的加工利潤長時間處于大幅虧損狀態,企業生產意愿受到抑制,乙二醇裝置開工回升較為緩慢。下半年,國內新投產裝置開工負荷維持低位的可能性較小,而現有產能出于保持市場份額等目的提升開工負荷的概率較大,乙二醇綜合開工率將有所提升,加上產能基數擴大的影響,保守估計,下半年國內乙二醇產量將在500萬噸左右,較上半年增加近70萬噸。
終端負反饋逐漸形成
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使得終端織造的外貿出口訂單受到較大沖擊,盡管國內消費市場逐漸復蘇,但難以彌補外貿出口所形成的缺口,終端織造市場維持低迷。隨著傳統消費淡季到來,終端織機開工率連續回落。截至7月10日,江浙織機開工率58.7%,同比下降16.8個百分點。
終端市場需求不佳逐漸向上傳導至聚酯端。自5月中旬恢復到85%左右水平后,國內聚酯裝置開工提升速度有所放緩,主要原因在于終端需求遲遲未能恢復正常,導致聚酯企業產出提升未能得到需求端的匹配,各個環節庫存也因此再度開始累積。在傳統消費淡季到來以及庫存壓力的雙重影響下,近期國內聚酯裝置出現集中減產或降負。根據目前計劃,截至7月10日當周,已有48.5萬噸/年產能聚酯裝置減產,月底前還將有62.9萬噸/年產能裝置計劃減產,并且后期減產規模存在進一步擴大的可能。終端負反饋的形成,導致聚酯裝置開工率下降,也使得近期乙二醇面臨需求難以提升的境遇。
港口庫存壓力加大
近幾周,華東港口乙二醇計劃到港量維持高位,每周計劃到港船貨均在20萬噸以上,6月29日當周計劃到港船貨更是達到31.18萬噸,由此導致港口庫存量持續處于130萬噸左右的高位。進入7月,乙二醇計劃到港船貨壓力不減,港口庫存量也進一步提升至140萬噸水平。華東港口到港船貨存在較為嚴重的滯港現象,在后期計劃到港船貨未有明顯回落的情況下,華東港口乙二醇庫存還將繼續維持高位。
總之,下半年,乙二醇產能投放壓力巨大,而需求卻難以跟上步伐,乙二醇供需矛盾加劇。華東港口乙二醇到港船貨維持高位,港口庫存去庫拐點遲遲未現,乙二醇庫存壓力大。(中信建投期貨)
轉自:化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