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國內甲醇需求向好,即使甲醇開工負荷持續上升,但是國內甲醇供應仍然呈現偏緊態勢,這是在國際原油大幅下挫的背景下,甲醇價格整體仍振蕩上行的重要原因。
供應仍然保持高位
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影響,海外氣頭甲醇價格連續下行,廉價的進口甲醇開始涌入國內,甲醇進口量一直維持在100萬噸/月的高位。目前進口甲醇折人民幣價格在1896元/噸附近,相較華東現貨價格仍然有小幅優勢。不僅如此,此前制約進口的船期問題近期得到解決,港口出現船等貨的現象,伊朗貨源仍然不斷流入國內。
國內甲醇供應方面,受海外低價甲醇的打壓,國內煤制甲醇裝置持續處于虧損狀態,但是7月開始國內甲醇供應持續上升。截至11月3日,國內甲醇開工負荷為76.05%,相較7月初開工負荷的低點上升了15個百分點,市場供應逐步增加。進入11月,受冬季供氣的限制,效益良好的西南氣頭甲醇開工負荷會逐步下降。近期,唐山古玉、安徽臨渙、陜西神木等90萬噸的煤制裝置復產,后期國內甲醇供應仍將維持在高位,主要變量在于西南氣頭裝置檢修。
需求持續性存疑
8月以來,隨著國內需求釋放以及MTO利潤處于高位,國內MTO裝置負荷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明顯高于往年同期。10月,國內MTO平均開工負荷在93.43%,較9月略有下降,但是顯著高于往年同期。目前除長期停車的幾套裝置之外,康奈爾已經停車,盛虹與中天合創的裝置均有檢修計劃,后期MTO的開工負荷將逐漸下降。江蘇斯爾邦計劃在12月檢修。因此,隨著年底臨近,烯烴需求將逐漸走淡,后期MTO開工負荷有進一步下降的預期。
傳統需求方面,目前甲醛、二甲醚、冰醋酸、MTBE均處于微利狀態,但是由于需求尚可,市場的開工負荷仍然維持在偏高水平。不過,進入冬季,甲醇的傳統下游消費都將不同程度走淡,加之目前生產經營狀況一般,因此后續甲醇的傳統下游需求存在下滑的可能。
庫存低位支撐價格
受華東MTO市場需求向好刺激,7月以來國內甲醇港口庫存持續下降。截至10月29日,國內甲醇港口庫存為90.87萬噸,較7月底的高點下降14.84萬噸,下降幅度為14.04%。其中,華東港口庫存為73.8萬噸,較7月底下降12.7萬噸,下降幅度為14.68%;華南港口庫存為17.07萬噸,較7月底下降2.14萬噸,下降幅度為11.14%。但是,受進口貨源集中到港的影響,國內甲醇港口庫存環比大幅上升,較10月22日上升14.35萬噸。目前來看,甲醇港口庫存上升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武斷地認為進入累庫周期。但是,隨著華東MTO負荷的降低以及進口貨源的涌入,甲醇庫存壓力加大在所難免。
綜上所述,西南氣頭甲醇裝置有降負荷預期,后續甲醇供應下降的概率較大。進口套利空間仍在,國內甲醇進口仍將維持高位。目前港口庫存偏低,對甲醇價格形成一定支撐。但是MTO裝置陸續檢修,傳統下游進入淡季,需求端走淡決定了后期甲醇價格下行的概率加大。對MA2101合約來說,建議背靠2100元/噸布局空單。(廣匯能源)
轉自:化工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