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效“考試”部分新能源汽車差距明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18





      購買家用電器有能效標識,如今新能源車也將有能效參考標準。近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聯合發布國內首批純電動乘用車能效測評結果顯示,12款市場主流純電車型在這次涉及20余項指標的能效“大考”中,差距明顯,全部項目達到一級能效的有7款車型,綜合獲得整車能效一級的有11款車型,達標率為九成。業內指出,這份測試有望成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的重要參考指標,認準能效等級可實現“省電又省錢”。


      測試維度:行車能效、空調能效、驅動能效、補能能效


      記者留意到,此次測試車型包括比亞迪秦L EV、吉利極氪7X、小鵬MONAM03、小鵬P7+、極狐阿爾法T5、樂道L60、大眾 ID.3等市場主流純電車型。測試圍繞行車能效、空調能效、驅動能效、補能能效四個維度共20余項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結果顯示,參與評測車型在“行車能效”上全部拿到“能效一級”評定,但在“空調”“驅動”“補能”上成績卻各異。如大眾 ID.7在空調能效上只獲得了二級水平,極氪7X部分車型則在“驅動能效”上丟分不少,一汽豐田bz3在空調、驅動和補能能效上都未達一級水平,比亞迪秦L EV的補能能效也僅獲得二級。


      據悉,完成能效測評的車輛上會張貼對應的能效分級標識,清晰標注了企業名稱、產品型號以及行車能效、空調能效、驅動能效、補能能效等關鍵信息參數,讓消費者可以簡單、精準地識別高能效產品。


      業內指出,能效水平能最直接反映出一款電車技術是否過硬。純電動車在行車能效中的高低溫續航衰減率、高速電耗,空調能效中的冬季制熱功率,驅動能效中的電機轉化效率,以及補能環節的充電樁兼容性等都是關系用戶用車的關鍵指標。


      一級能效車型每公里成本僅為燃油車1/10


      “一級能效車型每公里成本僅為燃油車1/10。”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劉江表示,能效標簽如同“省電成績單”,“通過能效分級,有望能給市場提供節能成績表,讓消費者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新能源車的節能情況。”如測試中,部分10萬元以下車型雖行車能效達標,但空調能效與補能效率成為短板;如某車型在-10℃環境下開啟制熱后,空調功率高達1.8kW,導致續航衰減率超過40%,且補能時電池加熱耗時較長(從5%充至80%需65分鐘)。


      記者留意到,該測試等級評定與家用電器的能效等級標識有共通之處,成為消費者重要的參考標準。對企業而言,這一制度通過量化指標推動技術迭代,例如優化電池能量轉換效率、提升熱管理系統性能等,助力車企從“參數競爭”轉向“真實能效競爭”。


      業內觀察


      能效分級有望成技術實力“標尺”


      能效分級評測有望成為新能源車技術實力“標尺”,對汽車行業發展產生積極作用。


      此次能效分級成績也揭示了行業內不同品牌的技術分層。如一級能效車型中,自主品牌占比超70%,參與測評的車輛其技術優勢集中體現在碳化硅電驅、熱泵空調、高壓平臺等創新技術。同時暴露了傳統車企的轉型技術短板,大眾、豐田等合資車企的智能能量回收的軟件優化、800V高壓平臺等新興技術應用上落后于自主品牌。劉江認為,能效標簽是國家針對節能應用推行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記者 鄧莉)


      轉自: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