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日,隨著最后一次拖網作業結束,我國首次南大洋秋季科考任務圓滿收官,“雪龍2”號即將踏上返程。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副領隊、南極羅斯海聯合航次首席科學家何劍鋒介紹,本次大洋調查共作業16天,來自9個國家的科考隊員在特拉諾瓦灣冰間湖、艾斯林淺灘和羅斯海西側底層水外流區等生態熱點區,圍繞秋季弱光條件下驅動生態系統的能量來源以及生物種群的越冬策略等科學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綜合調查。
“我們順利完成24個綜合海洋站位的調查。除了傳統的中層魚拖網、磷蝦拖網、CTD(溫鹽深剖面儀)采水、鳥類和哺乳動物觀測外,還布放了4個海洋表面漂流浮標、4個波浪浮標、3個荷葉冰浮標、7個海冰漂流浮標、8個浪-冰浮標和3個探空氣球。”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隊領隊助理陳留林說。
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由自然資源部組織,“雪龍”號、“雪龍2”號和“永盛”號貨輪三船保障。“雪龍”號日前已返回上海,“雪龍2”號完成南大洋秋季科考任務后計劃前往澳大利亞進行物資補給,即將踏上返程。(記者 黃韜銘)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