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過后,全球銅價運行重心上移,這是否意味著銅價進入牛市周期了呢?在近日舉行的2017(第十二屆)上海銅鋁峰會上,華東地區某大型冶煉廠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驅動銅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供應端的減產,其對銅價的支撐作用已經充分顯現,銅價若要繼續上漲,必須靠終端需求來拉動。
“后期如果銅的需求特別好,出現供不應求,之前減產或者短期關閉的礦山全部復產還不能滿足需求,銅價才會出現第二輪上漲。”上述負責人表示,他對今年銅價還是比較樂觀的。我國的銅消費今年還會有3%左右的增幅,主要是電線電纜等傳統消費行業。
對此,遠東材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負責人卻并不樂觀。他說,電力板塊的銅消費情況2016年相對較好,今年則保持相對謹慎態度。“今年春節后,國內電力市場已經呈現萎縮態勢,同時房地產市場在降溫,流動性也在收緊,后期需求可能釋放不出來,現在銅桿的產量正在下滑。”蔡浩說。不過,他也表示,銅消費市場還是有一些亮點,比如農村電網升級和新能源電廠建設等,這會給銅消費市場帶來一些想象空間。
有分析師認為,在2016年超預期增長之后,今年國內銅消費增速將小幅下降。今年電力行業的耗銅量增速會放緩,房地產行業對銅消費的拉動效應也在下降。“目前銅加工消費總體表現一般,旺季消費的強弱仍有待檢驗。”該分析師說,由于礦山投資下降,后期礦山供應增速將逐步下滑,2017年全球銅礦產量增速可以忽略不計。就國內而言,由于2016年新投產產能相對減少,2017年新擴建產能投放多在下半年,他認為,今年精煉銅產量增長會進一步放緩。
“今年國內銅供需可能出現緊平衡,銅精礦會出現小的供應缺口。今年價格不會走出單邊行情,會呈現先揚后抑趨勢,運行區間在4800~6400美元/噸。”葉建華預測。
上述華東地區某大型冶煉廠負責人也表示,2017~2019年,全球銅市供需還是處于緊平衡的狀態,但對于明后兩年國內銅消費增長預期不是特別樂觀。(李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