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6日電(記者李華錫通訊員趙壯杰)近日,廣東醫科大學一組明信片《畫兔》走紅校園,兩名來自該校第一臨床醫學院的女大學生黃柳云和劉甜利用今年一個暑假的時間,手工繪制了5張明信片,用漫畫的形式描繪了一個醫科生與實驗動物兔子之間的“愛恨情仇”,記錄下豐富多彩的醫學生生活。
據了解,《畫兔》并非黃柳云和劉甜的第一份作品,早在去年6月,兩個人便因繪制了該校首套更名明信片——《GDMU手繪明信片》(GDMU為該校的英文簡稱),迅速走紅廣東醫科大學。有網友評論說:“簡直是被醫學耽誤的漫畫家!”
圖為彩繪校園明信片。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黃柳云劉甜供圖
用60元48色鉛筆1個月畫完學校更名明信片
“2016年3月,我們學校由廣東醫學院更名為廣東醫科大學,那時候我和柳云師姐便商量著要繪制一套具有紀念價值的明信片。”劉甜向記者解釋了第一套明信片的由來。
這套明信片起先由5張組成,后來增至7張,分別純手工繪制了該校一些標志性的景點如千禧園、思源亭、映月湖等。“這些都是偏向寫實,那時候還沒有畫Q版漫畫的想法,我和師姐(黃柳云)分工合作,她負責3張,我負責4張,大概花了1個月的時間,才把這套明信片畫完。”劉甜說。
記者了解到,一套純手繪明信片的成型需要經過實景拍照、紙上手繪、彩鉛上色、電腦掃描這四個步驟,成本雖低,但是所花費時間確實不少,據劉甜說,創作中因為學習、工作比較緊張,所以大部分都是在周末完成。
據黃柳云介紹,《GDMU手繪明信片》繪制完成以后,前后印了三次,第一次是200份,第二次是100份,第三次便接到500張明信片的訂單。“不光是校內的師生買,學校附屬醫院的骨科老師林治平當時看到我們的鏈接,覺得挺有意思的,也買了一些。”
黃柳云和劉甜近照。本人供圖
從彩鉛手繪到電腦手繪Q版校園地圖電腦要鋪色100多層
這兩個繪畫上的搭檔除了手繪明信片外,在2016年還用電腦手繪了該校第一張Q版校園地圖。“我們那時候是在6月份開始創作的,看了地圖,畫了個草圖,然后有一些建筑不知道長什么樣子就去實地踩點。”黃柳云說。
她表示,自己主要負責電腦鋪色。因為第一次用電腦手繪,所以花費的時間也比較長,電腦鋪色部分占了繪制時間的三分之二,每天畫5、6個小時,所有的建筑都要用鼠標一層層鋪顏色,要鋪100多層。“所以那段時間都快成‘鼠標手’了。”
據了解,Q版校園地圖當時印制了1000份,用于贈送給新生,Q版校園地圖以趣味、明了的形象受到了廣大新生的歡迎。而在今年,仍然有17級的新生在使用著Q版校園地圖的電子版。
圖為Q版校園地圖。中國青年網通訊員黃柳云供圖
從手繪到人體彩繪朋友圈評論獲贊
把自己的繪畫興趣付諸于白紙的同時,黃柳云和劉甜也漸漸把自己的繪畫興趣在人體上實現“醫學人體彩繪”。所謂醫學人體彩繪是在人體皮膚上用繪畫的方式將對應部位的深層解剖結構表現出來。
劉甜向記者展示了跟該校《螞蟻醫學傳播工作室》的羅妮妹一起創作的一副醫學人體彩繪《妊娠的胎兒》,由于彩繪是在一個男同學身上完成的,朋友圈下,其好友張寧評論:不仔細看,以為男人也會懷孕。
劉甜表示,當時用的是專門的人體彩繪顏料,自己和羅妮妹連續4個小時趴在男模特的肚皮上畫畫。自己也畫過一個頸部結構,“那時模特連續4個小時仰著頭,什么都不干,自己都為模特心疼。”
而黃柳云的一副《前臂——動力杠桿》通過描繪前臂肌肉群,得到該校第一屆人體彩繪大賽的二等獎,“先用記號筆定位肌肉,然后再一層一層畫,先把深色的畫了,再畫淺色的,這樣才有立體感。”她對記者介紹了繪畫的過程。
兩個人并非繪畫專業出身的,從小也沒有參加過相關的興趣班,只是憑借著自己的興趣,在空閑的時間里,畫一些美的東西。“自己還是個入門級別的,比不得科班出身的,在繁忙的醫學學習之余,自己每周都會抽出一兩個小時來畫畫。”黃柳云說。
轉自:中青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