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人大調研發現:孩子補課費用成普通家庭最大支出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07





      9月6日,記者從遼寧省人大新聞發布會發布獲悉,遼寧省人大開展的一項針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最新調研發現:高額的補課費用,成為遼寧普通市民家庭的最大支出。“補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極少數不補課的孩子反倒成了另類。”
     
      遼寧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戴茂林介紹,從6月下旬到7月上旬,省人大常委會楊關林副主任帶領兩個調研組,分赴沈陽、撫順、本溪、鐵嶺四市,對全省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情況開展了深入調研。
     
      調研發現,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負擔方面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是校外培訓機構魚龍混雜,過多過亂,“提前教學”“超綱教學”等嚴重沖擊學校的正常教育;
     
      二是校內課后服務未全面開展,導致很多學生走向校外培訓機構;
     
      三是高額的補課費用,成為普通市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四是中小學生因負擔過重導致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堪憂;
     
      五是個別公辦教師仍然鋌而走險違規補課。
     
      戴茂林分析,中小學生負擔越來越重的具體原因:
     
      一是“以分為本”的高考指揮棒是造成補課風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
     
      二是不同社會群體對教育資源的多元化需求是補課熱難以降溫的重要原因;
     
      三是對校外培訓機構多頭管理、整治不力也是學生課外負擔越來越重的原因;
     
      四是政策不明晰經費難解決導致校內課后服務難以有效開展;
     
      五是偏頗的社會輿論導向助推補課風蔓延;
     
      六是利益誘惑和違規補課難以查處導致個別教師違規補課。
     
      記者在調研中也發現,在沈陽等城市,不少家庭用于課外培訓、補課的費用,高達5萬元以上。僅一門英語就高達12000-15000元,幾乎是家家都給孩子補習,少則三項,多則五六項。高昂的補課費用,成了遼寧普通市民家庭的一座大山。
     
      調研組分析,偏頗的社會輿論導向,助推了補課風蔓延。現在的中小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但由于優質教育資源稀缺,迫使一些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搶跑”,不管孩子自身特點如何就讓孩子參加各種培訓。社會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片面論調,又迫使沒有“搶跑”的孩子也只好加入到補課隊伍中來,從而使補課已經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極少數不補課的孩子反倒成了另類。
     
      由“一考定終身”導致的唯“分”論英雄是目前主導的社會輿論,社會仍在用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學校的辦學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在調研中,調研組進入校園,強烈地感受到了一切以高考為中心的濃厚氛圍。某高中在高考結束后的第二天,就給高二班級授予了高三旗幟,并召開高考沖刺誓師大會。某校教室墻上的標語這樣寫到:“成績好的男孩最帥,學習優的女孩最美!”
     
      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建議:各級政府要提高認識,堅定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的決心。“要站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上,來看待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戴茂林說。
     
      此外,戴茂林分析,關鍵還是要扭轉輿論導向,要通過大力推進高考改革和正確輿論導向使人們認識到“以分為本”的嚴重危害,把教師和家長引導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
     
      對于校外培訓機構,戴茂林認為,國務院2018年8月6日下發《關于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將具體的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權下放給了各省,省政府應抓住契機,出臺最嚴格的設置標準,嚴查校外培訓機構“強化應試、超標教學、超前教學”行為。
     
      針對學校放學較早,學生奔向培訓機構現象,戴茂林分析,應對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鼓勵和支持廣大中小學校,主動承擔起學生課后服務責任。“可以在學生家長自愿的基礎上,借鑒湖北省的經驗,按照廣大家長的訴求,允許學生在校上晚自習,允許家長委員會聘請教師為學生答疑,自愿繳納必要費用。”(作者:何勇)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學階段,孩子的國際教育之路該怎么選?

      5月16日,新東方發布《2017中國留學白皮書》。報告顯示,留學人群仍呈年輕化趨勢。在今年的調研中,目前正就讀于中學及以下的計劃留學群體,已達到全部調研人群的30%,比2016年增長了5%。
      2017-05-22
    • “提前高消費”對孩子有害無益

      孩子參加畢業紀念活動也好,過生日也罷,大人在花錢方面一定要掌握好度的問題,切不可讓孩子從小就養成“崽花爺錢不心疼”的毛病而因小失大。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健康成長。
      2017-06-28
    • 應更加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

      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舉辦的“面向2030年的兒童教育創新與發展”研討會9日舉行。會上,來自北京大學等高校以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專家,圍繞兒童教育的重要性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2017-07-11
    • 孩子暑假被徹底“綁架” 培訓班不是包治百病良藥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了多位中小學教師和教育專家,一個共識是,放假期間,家長給孩子更多的親子陪伴,比上一些課外班要重要得多。
      2017-08-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