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干部“耍官威”值得警醒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2





      近段時間,有關大學學生干部耍官威的事,頻繁曝光。如四川某學校學生在微信群里因為稱呼某學生會主席為“學長”而被罵;江蘇鹽城技師學院一名學生,因在群內回復學生干部“哈哈哈”三字,被對方要求“不給一個理由”就罰交400字檢討。最新案例是,浙大學生會某社團干部被曝斥責贊助商,聊天時“官威畢顯”。
     
      盡管最新的回應稱,網友爆料截圖中的學生不是學生干部,只是社團里一個普通學生,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贊助商道歉。但這事,不管是發生在大學學生會還是高校社團,都足夠讓人詫異。
     
      眾所周知,學生會也好,社團也罷,都是學生自己的組織,它的構成完全是在校學生。盡管從管理出發,其內部會有不同的分工乃至“職務層級”,但是,歸根結底,參與者都應該是平等的,其言行也都應該符合社會對一名大學生的正常期待。很顯然,那些動輒對“下屬”頤指氣使、耍官威的學生會干部,那些對外也不忘耍派頭、裝腔作勢的社團干部,已經背離學生組織的正常要求,也突破了大學生該有的身份邊界。
     
      很大程度上講,這些本來涉世未深,理當充滿朝氣的年輕人,卻表現得如此世故“成熟”,實際上是中了權力的毒。他們還不明白,權力的正確打開方式從來不是自由揮灑,而是對應著責任與謙卑。大學生過早沾染上病態的權力觀,確實值得嚴肅對待。具體看,離不開兩個層面的努力。
     
      其一,大學學生會和社團等學生組織,需要從組織定位等方面予以全面的制度革新,滌清其中可能助長官僚做派的誘發因素。最近,北大、清華等41所高校學生會聯合發起“學生干部自律公約”,就亮明了一種積極態度。同時,團中央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更多的制度改革在路上”,這非常值得期待。另外,也要看到,部分大學學生干部身上展示的權力痕跡,很可能并非始于大學。這方面或從小學開始就應“防微杜漸”。
     
      其二,既然部分大學學生干部耍官威、打官腔是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那么,要讓他們少步入誤區,少走彎路,社會就應該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健康的參照系。譬如,加速大學的去行政化,或有助于淡化學生組織的功利化、庸俗化傾向。
     
      無論如何,讓大學生回到大學生該有的樣子,讓學生組織回到學生組織該有的樣子,讓學生干部回到學生干部該有的樣子,不應該成為老大難問題。對其中折射出的問題,需要有系統性的直面和糾偏。(朱昌俊,系媒體評論員)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亞洲高校排名港大臺大下跌北大清華分列二三位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專刊公布2017年亞洲前300名大學排行榜,香港排名最高的港大由去年的第4名跌至第5名。
      2017-03-20
    • 科技創新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近年來,有不少人認為,科技創新是科學家或高端研究人員的工作范疇,和普通人無關,和高職學生無關,科技創新教育更不是高職教育的任務。
      2017-03-21
    • 南京所有小學推行延時照顧服務 彈性離校好事如何辦好

      小學離校時間早,難倒不少雙職工家庭。南京市實行“彈性離校”制度后,有超過5萬名學生參加“彈性離校”,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也充實了小學生的課外生活。
      2017-03-21
    • 《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問答

      出臺《標準》是全面貫徹落實2016年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的政治要求,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高校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是落實部黨組“四個合格”目標要求的一項制度安排,也是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解決學生黨建突出問題...
      2017-03-21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